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田归国家所有,按户按口分配。男子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田归国家所有,按户按口分配。男子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人受露田二十亩。年满七十岁,还田于官。桑田为世业,不还官。露田和桑田均不得买卖。对于奴婢和壮牛受田亦有规定。地方官吏各随在职地区给予公田,任职高低,所给公田亦有规定。其次,又相应地制定了定额赋税制度,按户纳税。

——《中华文明史》卷二

材料二  493年,孝文帝先利用卜筮制造舆论,令太常卿斋卜,筮以南伐之事,遇“革”,他立即说:“顺天应人之卦也!”群臣果被慑服,……会中,元澄稍露异见,他即厉声驳斥。会后,单独召见元澄时他又温言说:“明堂之忿,恐人人竞言沮我大计,故以声色怖文武耳。”他与元澄坦诚相商,终于达成了共识。

——据朱兴和《略论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朝议》

材料三  魏孝文帝的厉行改革,读史的人都说他是失策。这种观察,也是谬误了的。

议论他的人,不过说他是:从此以后就同化于汉族,失掉本来雄武的特质。然而不如此,难道想永远凭籍武力和汉族相持么?……总而言之,以塞外游牧的民族,侵入中国,其结果和汉族同化而融合是不可避免的。

——吕思勉《中国通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

(2)据材料二,归纳孝文帝为减少迁都阻力而采取的策略。

(3)材料三的作者是如何评价孝文帝改革的?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1)措施:推行均田制和租(户)调制。影响:稳定了社会秩序,促进了北方的发展,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 (2)制造舆论;利用君主权威;凝聚人心。 (3)评价:改革促进民族融合;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汉化政策符合历史发展趋势。认识:改革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要符合实际。 【解析】 (1)措施,据材料一“田归国家所有,按户按口分配……又相应地制定了定额赋税制度,按户纳税”即可从均田制、租(户)调制等方面概括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影响,结合所学从稳定秩序、促进生产、改善财政等方面分析其影响。 (2)策略,据材料二“利用卜筮制造舆论……元澄稍露异见,他即厉声驳斥”,即可从制造舆论、君主权威、凝聚人心等方面归纳孝文帝为减少迁都阻力而采取的策略。 (3)评价,据材料三“以塞外游牧的民族,侵入中国,其结果和汉族同化而融合是不可避免的”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融合、封建化、历史趋势等方面回答作者是如何评价孝文帝改革的。认识,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发展动力、改革与实际的关系等方面回答对改革的认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梭伦)拒绝了穷苦农民重新分配土地的要求,而是采取政策为丧失土地的农民安排其他职业,如从事贸易和其他工作。他大力推动货币的使用和商业的发展……从此,雅典的货币、陶器、和橄榄油充斥地中海地区,雅典的财富迅速增加,贫困不复是阿提加平原(注:即雅典地区)上的主要问题。

——周洪祥《雅典民主与梭伦经商考》

材料二  (商鞅变法)按地方百里提封九万顷或十万顷的标准,以县为单位计算出土地总面积,除去山泽道路邑居,其余的耕地按良田一夫百亩的标准授予农民。

——田昌五等《秦汉史》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赋税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隶)”。

——《史记》卷68《商君列传》

(1)据材料一、二,比较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内容中农商政策的主要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政策对两国政治体制产生的影响。

(2)分析两国形成不同政策的自然地理因素。据此并结合上问谈谈你对改革成功原因的认识。

 

 

查看答案

1908年,清政府颁布《各省咨议局章程》和《咨议局议员选举章程》。此后,各省陆续成立了咨议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民间士绅阶层开始参与地方事务

B. 清政府进一步扩大了统治基础

C. 地方政权结构开始向现代化转型

D. 清政府积极推动代议政治发展

 

查看答案

袁世凯为笼络康有为,召他主持清史馆。康有为力辞道:“我若修清史,则袁世凯首为罪人,如此必不为所容,因此不可赴任。”这反映出

A. 威权政治下知识分子的艰难抉择    B. 康有为对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不满

C. 康有为坚持君主立宪道路    D. 康有为无法原谅袁世凯逼清帝退位

 

查看答案

曾担任清政府驻英、法、俄国大使的曾纪泽认同“近今百年西人之富,不专在机器之创兴,而其要领专在保护商会”,他还主张“博心一志,自讲商务,上下同心,与洋人争利,然后可免坐困之弊”。下列史实能体现该思想的是

A. 禁烟运动与创办军事工业

B. 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

C. “体用之争”与新文化运动

D. 预备立宪与辛亥革命

 

查看答案

(题文)黄仁宇说:“过去曾有不少读史者,以光绪帝不能毅然下决心清算慈禧太后为憾。殊不知皇帝之存在,并非因籍之以富国强兵,而是君临天下,作忠臣孝子的表率。”他认为,制约光绪没能“清算”慈禧太后的主要原因是

A. 君主身份

B. 清朝祖制

C. 宗法制度

D. 性格怯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