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煤矿是洋务派官员李鸿章于1881年投产的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在此之前通商口岸所需的煤炭几乎全被洋煤所垄断,开平投入市场后,由于质优价低,中外争相使用。”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A. 能够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B. 洋务企业的发展受到西方列强的压制
C. 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D. 一部分产品投入市场并达到了分洋利的目的
1902年荣德生说:“民以食为天。机制面粉质细色白,必定会代替土粉。……外国人以‘洋人食用’为借口……朝廷对面粉是不抽税的,开粉厂有利可图。”他还忘不了在香港码头上看到轮船上装的多是面粉,那面粉是从英国、美国运来的。下列哪一项不能反映荣氏兄弟准备投资办厂的原因
A. 受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B.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C.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D. 外商企业获利的刺激
史料记载:“(甲午战争后)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印度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民族工业尚未起步
B. 孟买的棉纱质优价廉
C. 手摇纺车效率低下
D. 家庭纺织业逐步解体
在技术变革领域曾出现过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第二个阶段是“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研究,“开始走到实际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关于以上两个阶段的论述,正确的是
A.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和应用主要来源于科学突破
B.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研究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C. 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D. 为追求纯粹的知识的活动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近代以来,亚非拉美许多地区形成了单一经济,如印度和埃及的棉花、东南亚的橡胶和锡、南部非洲的黄金和铜、中美洲的热带水果、古巴的蔗糖等。其历史根源是
A. 新航路的开辟促进全球商品流通 B. 各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差异
C. 亚非拉美国家注重发展民族经济 D. 欧美列强大力推行殖民主义政策
18世纪,有人曾用“最奇妙的”“伟大的和非凡的”“效果超乎人们想象的”“一场革命正在发生”之类的语言来描述某次革命的发生。这次“革命”
A. 使世界开始联成一个整体 B. 发源于美国和德国
C. 使人类社会跨入电气时代 D. 开始于轻工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