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以公元1500年作为重要的历史分期点,你认为以1500年为分期点的主要依据是
A. 1500是一个整数时间,容易记忆
B. 1500年前后世界开始连为一体
C. 1500年是文艺复兴开始的标志
D. 1500年前后开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土地所有制的一种主要形式。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是
A. 转化“公田”为“私田”
B. 实行土地兼并
C. 因军功而获赏赐土地
D. 政府的“均田”
小农经济是古代中国农业经营的基本形式,个体生产是封建农业的标志。个体生产的发展速度从根本上说取决于
A. 石器的形状及锋利程度
B. 青铜器的精致程度
C. 铁农具的推广程度
D. 土地私有化的发展程度
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A. 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B. 农民生活富裕安逸
C. 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 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寅虎去,卯兔至,贺岁夜无眠;举金樽,对玉阙,瑞雪似舞翩;家为天,人如仙,快乐走人间;众亲朋,阖家欢,新春福禄全!”这是2011年春节流行的祝福短信,其中的“寅虎”“卯兔”与农历纪年相配,这源自
A.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B. 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
C. 中国原始的图腾崇拜
D. 中国原始的自然崇拜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至70年代的世界格局状态,在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当时的绝大多数政治家和学者都认为是一种凝固的“两极格局”,以意识形态为标志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力量是其基本构成元素。但在毛泽东的视域下,这一时期的世界格局基本由四类国家决定,即美帝国主义国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英、法、日、德等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广大亚、非、拉等经济落后国家。这四类国家在不同时期分化组合成不同的力量集团,从而构成了世界格局变动的图景。
——李敏伦《毛泽东视域下的二战后世界格局转换及其外交应对》
材料二 1957年,苏联发射了多极洲际弹道火箭,人造地球卫星上天。1959年,火箭到达月球;次年,载人飞船进入太空。在这种形势下,前苏联领导人的思想和对外政策发生了质的变化,强烈要求同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从此,苏美对抗由革命与反革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和平与战争的较量,演变为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苏联于1968年武装占领社会主义国家捷克斯洛伐克,1969年挑起苏中边界武装冲突,企图以武力占领中国领土珍宝岛,继而又支持古巴入侵安哥拉,指使越南入侵柬埔寨,促使印度肢解巴基斯坦。
——摘编自周启先《二战结束后的国际局势及中国的外交政策之演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毛泽东对20世纪40年代后期至70年代世界格局的基本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世界格局发生变动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归纳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关系的变化,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美苏关系变化对世界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