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戊戌变法》

材料二  康有为曾指出:清朝“握枢密之任者,惟军机处数人。此外,则诸部只见纸册,千官皆同闲人”。……“以级尊卑任官”,以“族任官”,即扬满抑汉的中央政府“官缺制”和地方各级官员的“捐纳制”。致使大批德才皆无之人为官一世,“国未尝资其少益也,而害若丘山”。

——摘——选自《康南海官制议》

材料三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各种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几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黄遵宪也难以接帝党

材料四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陈夔龙《梦蕉亭杂记》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希望“变法三年可以自立”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清朝官制存在的弊端。

(3)戊戌变法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根据材料三、四,分析维新派在变法中的失误之处。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维新派变法的失误之处,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1)西方和日本变革取得成功;甲午战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西学的传播,维新思想的发展。 (2)官僚机构臃肿,人员冗繁(冗官);选用官员的方式落后(扬满抑汉);官员的素质低下。 (3)变法过程中急于求成;变法内容贪大求全;触动了既得利益者,树敌太多;变法理论有偏激之处,内部意见分歧。 (4)失误:树敌太多,遭到顽固派反对;变法内容贪大求全;变法过程急于求成等。启示:改革不能急于求成,要逐步推进;改革要讲究政治策略,尽量减少对立面等。 【解析】 (1)依据材料“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及时间信息结合所学从西方和日本变革的成果、甲午战败后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学的传播和康梁维新思想的发展等方面指出康有为希望“变法三年可以自立”的历史背景。 (2)依据材料“握枢密之任者,惟军机处数人。此外,则诸部只见纸册,千官皆同闲人”、“以级尊卑任官”、“族任官”、“扬满抑汉的中央政府‘官缺制’和地方各级官员的‘捐纳制’”、“致使大批德才皆无之人为官一世”结合可从官僚机构臃肿、选用官员的方式落后、官员的素质低下等方面指出清朝官制存在的弊端。 (3)依据材料“他们把足够几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黄遵宪也难以接帝党”可从过程中急于求成、内容贪大求全、触动了既得利益者,树敌太多、理论有偏激之处,内部意见分歧等方面分析维新派在变法中的失误之处。 (4)依据材料“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可从树敌太多、顽固派反对、贪大求全、急于求成等方面分析维新派在变法中的失误之处。依据上述问题的作答结合所学可得出启示如改革不能急于求成,要逐步推进,改革要讲究政治策略,尽量减少对立面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对于秦国的强国之道,古今论者见仁见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则民用矣……强国之民,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皆曰“不得(敌首),无返!”

——《史记·商君书》

材料二  秦之胜在于官僚制度的建立,政治行政中心所体现出来的秩序和强权。一个巨官僚机器的高度精密可靠的运转,本身就被视为最高目的。在这种秩序崇拜的权力哲学之中,吏员不过是官僚机器的齿轮与螺钉,民众不过是人格化的力役和赋税。他们仅仅在数量和功能上具有意义。

——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

材料三  有虎狼之民,牛马之士,国虽治,政虽理,其民不人。世之有民也,固先于国,且建国以为人乎?

——章太炎《国故论衡·原道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采取了哪些弱民强国的措施,并指出其目的。

(2)材料二认为秦的强国之道是什么?指出材料二与材料三对秦强国措施弊端的共同认识。

(3)概括三则材料作者对强国之道各自认识的立足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以后发生了贵族与大众之间的冲突。从各方面来看,他们的政治体制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尤其是穷人,他们的妻子和儿女都为富人所奴役,他们被称作附庸和“六一汉”。因为他们正是按照这样的地租耕种富人的土地。所有的土地都控制在少数人手中;如果他们无力支付地租,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孩子都将失去自由。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二  梭伦改革的第一个重大措施是颁布“解负令”。平民所欠公私债务一律废除,雅典公民沦为债奴者一律解放,……那些因负债而押出土地变为“六一汉”的人,……重新成为自己土地的主人。……然而“解负令”并不是平分土地,所以贵族阶级祖传的土地亦即非因高利贷收进的抵押土地仍归贵族所有,贵族阶级的优势经济地位并没有受到摧毁性的打击。第二项重大改革措施是按土地收入的财产资格划分公民等级,取消以前的贵族、农民、手工业者三级之分。……第一等级可任执政、司库及其他一切官职;第二等级与第一等级同,惟不得任司库;第三等级可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则依旧不得担任一切官职,但可以和其他等级一样陪审法庭的陪审员

——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三  我给予了一般人民以足够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又有财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

——韦斯特《梭伦:残篇36》

材料四  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最为公正的政体,应该不偏于少数,不偏于多数,而以全邦公民利益为依归。”……古典时期的雅典城邦正是以立法和制度来调适贫富差距,防止极贫极富,从而有效保障了公民集体的稳定与发展,实现政治民主,文化繁荣,形成古典盛世的历史局面

——解光云《古典时期雅典城邦对贫富差距的制度调适》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贵族与大众之间的冲突”产生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梭伦采取消除“贵族与大众之间的冲突”的主要措施

(3)据材料二、三,梭伦对于贵族与大众之间的矛盾采取了怎样的处理原则?

(4)据材料四,指出梭伦改革调节“贵族与大众”利益的方式。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梭伦改革有何借鉴意义?

 

 

查看答案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此段文字出自

A. 《孟子》

B. 《庄子》

C. 《韩非子》

D. 《道德经》

 

查看答案

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A. 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 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 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 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

 

查看答案

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