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到1938年10月广...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沦陷,针对日本侵华,在此期间中国社会各阶层出现了几种较为典型的言论。

第一种言论认为,“中国武器不如人,战必败,”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在军事上的严重失利,给某些中间阶层和一部分劳动人民带来一些悲观失望情绪。

第二种言论认为,中日战争只要打三个月,国际局势一定变化,苏联一定出兵,战争就可以解决,淞沪会战时,蒋介石集团指望英、美等国直接出面干涉,并要求苏联出兵。

第三种言论认为,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中日双方存在着互相矛盾的四个基本特点: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失道寡助我得道多助。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3年修订版)》

从上述材料中提炼一种言论,并结合相关历史背景或事件对其加以评述。(要求:提炼言论,历史背景或事件的概述客观准确,逻辑严谨、条理清晰)

 

 

示例一:言论:“持久战” 评述:该言论强调中国坚持持久抗战,以获得对日作战胜利的战略思想。这是抗战爆发以来,部分国人基于中日双方的战争态势及两国的基本国情而提出的。该言论科学地论证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趋势,阐明了持久抗战的策略,指明了争取抗战胜利的正确道路。在持久战的战略思想指导下,鼓舞和坚定了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和决心,推动全民族统一抗战的发展。 示例二:言论:“亡国论” 评述:该言论强调中国武器和技术不如日本,鼓吹“再战必亡”。这是抗战爆发以来,部分国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的错误估计,过分强调敌强我弱的客观事实,看不到人民群众的力量,认为抵抗日本侵略的结局只能是中国灭亡。如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次年东北沦陷;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因此,“亡国论”严重动摇和损害了民族自信心,导致国民悲观消极情绪愈加严重,甚至扰乱抗战军心民心。 示例三:言论:“速胜论” 评述:该言论幻想依靠英美苏等国际力量,迅速战胜日本。这是抗战爆发以来,部分国人对抗战形势估计过于乐观所致。如1937年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1938年台儿庄战役,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事实上,该言论忽视了敌强我弱的客观事实,甚至寄希望于大国的调停。因此,“速胜论”存在轻敌倾向和侥幸心理,不利于抗战进程。 【解析】 从上述材料中任意提炼一种言论,然后结合所学对其加以评述。如根据第三种言论可知这是“持久战”。然后结合所学从该言论提出的背景和作用来评述。这是抗战爆发以来,部分国人基于中日双方的战争态势及两国的基本国情而提出的。该言论指明了争取抗战胜利的正确道路,鼓舞和坚定了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和决心,推动全民族统一抗战的发展。注意:对历史背景或事件的概述要客观准确,逻辑严谨、条理清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文化对唐代文化产生直接影响的重要因素,不外三者,即老庄思想、佛教和胡人习俗,其中后两种因素自外族传入,而且是经历数百年的流播而形成的。唐代对这三种文化因素的承袭,也以后两种为主,这造成唐代文化的异彩特色。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学,从魏晋开始,即受这三种文化因素的压制,日渐衰微;直到唐代后期,儒学始开启复兴的机运,但在当时并没有多大影响。北宋时,各派思想主流如佛、道、儒诸家,已趋融合,渐成一统之局,遂有民族本位文化的理学的产生,其文化精神及动态亦转趋单纯与收敛。南宋时,道统思想既立,民族本位文化益形强固,其排拒外来文化的成见,也日益加深。

——摘编自傅乐成《唐型文化与宋型文化》

材料二  近代中国“两极相逢”,中西文化冲突是这个时代的突出内容。从“制造或政法制度之争”到“思想上之争”,是中西文化和哲学论争的一个转折。戊成维新前,形成了“中体西用”这一应对中西文化冲突的命题。戊戌维新后,“用”的膨胀突破“体”的界限而日见其困窘。20世纪初期,在欧风美雨的冲击下,“中体”己经体无完肤,随之而出现了中西调和、融合的意识。1912年,有人撰文指出:“求欧化而兼重国粹可也,弃国粹而偏重欧化不可也”。这种调和中西、融合新旧的意识在“五四”前后很快蔓延,成为一种广有市场的社会意识。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唐代文化与宋代文化的主要差异,并说明形成差异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近代前期中国文化发展的新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前期中国文化发展的意义。

 

 

查看答案

从1959年起,法国采取一系列步骤逐步脱离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先是将海军撤出北约组织,并拒绝美国在其领土储存核武器。1966年,法国最终退出北约组织。这表明

A. 欧洲一体化进程遭遇挫折

B. 法国奉行相对独立的对外政策

C. 西欧与美国关系初现裂痕

D. 法国谋求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查看答案

1931年,英国政府颁布了《园艺产品法案》,规定对一些受外国倾销影响较为严重的无核小水果和马铃薯征收关税。随后,又通过了《进口关税法案》,规定对除小麦、玉米、肉类、牲畜和羊毛以外的进口农产品征收10%的关税。这些举措

A. 为国内农业的恢复创造了条件

B. 有利于保障民众的消费权益

C. 致使农产品市场呈现滞胀状态

D. 强化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查看答案

下表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课题研究的统计表。由此可知

 

 

项目数量年份

1661年

1662年

1687年

1688年

合计

纯科学研究

76

63

103

91

333

海上运输

17

41

39

32

129

采矿

63

48

38

32

166

军事技术

18

23

32

14

87

纺织工业

8

5

9

4

26

一般技术和农业技术

9

23

20

13

65

 

 

A. 英国纺织工业渐趋衰落

B. 工业革命促进社会分工

C. 社会需求引领科研方向

D. 科学与技术已紧密结合

 

查看答案

梭伦在他的诗词中曾言“我们城邦的危险绝非来自于宙斯之令或不朽神灵的意志”,“毁灭城邦的是公民自身的愚蠢行为和对钱财的贪婪”。这表明,梭伦

A. 倡导依法维护公共秩序

B. 反对公民信仰城邦神灵

C. 抨击公民滥用民主权利

D. 主张理性应对社会危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