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美国国际关系理论大师肯尼思•华尔兹指出,冷战期间,“从利害关系的大小和斗争的力量...

美国国际关系理论大师肯尼思•华尔兹指出,冷战期间,“从利害关系的大小和斗争的力量来看,意识形态在美国和苏联的外交政策中都从属于利益,这两国的行为与其说是像救世主领导人的行为,不如说是传统大国的行为”。这段材料反映出美苏冷战

A. 充满了意识形态色彩

B. 实质是争夺国家利益

C. 具有不均衡性的特征

D. 维系世界政治格局稳定

 

B 【解析】 根据材料“意识形态在美国和苏联的外交政策中都从属于利益”,并结合所学可知,决定国家关系的根本因素是国家利益,因此美苏冷战实质是国家利益的争夺,B项正确;根据材料“意识形态在美国和苏联的外交政策中都从属于利益”可得知,美苏冷战之中有意识形态的体现,但意识形态的分歧实质是国家利益,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美苏争夺的不均衡性,故排除C项;根据材料“与其说是像救世主领导人的行为,不如说是传统大国的行为”,说明美苏两国的争斗是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的传统的大国行为,并非为了世界政治格局的稳定,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清末民初之时,发展资本主义工矿业的呼声愈加高涨,张謇批评以商立国的口号是皮毛之论,强调“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并提出“棉铁主义”的口号。张謇的“棉铁主义”实际上是一个反映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和要求的工业化方案。他想靠民营资本的力量实现“棉铁主义”,但资本弱小的民族企业家们无力兴办钢铁,就是棉业也常遭困难。他提出实行全面的开放主义,呼吁中外资本共同投资。利用外资加速中国工业的发展,本身是无可非议的,问题在于,当时中国并不存在实现这种主张的政治条件。

——摘编自《近现代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及现实意义》

材料二  陈云制定一五计划时指出:“苏联专家搞的表太复杂,不能完全照办,必须和我们的现状结合起来。中国是农业国,不可能把每家有几个鸡、几头猪都统计起来。”他根据《论十大关系》关于调整重轻农投资比例的方针,指出:重工业的投资当然仍占多数,“但轻工业和农业的投资比重要增加,为轻工业和农业生产服务的重工业的投资也要增加。这样,工业建设的速度一时看来似乎是慢了,但实际上不会慢,可能加快”。1954年12月他在国务院座谈会上指出:“五年计划中新建的工厂在内地,内地的市场可以靠新的来维持。上海、天津没有新建的工厂,旧的搞垮了,就不能维持”。

——摘编自《陈云文选》(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根据材料一,指出张謇工业化道路的结果,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该结果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陈云在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面的指导思想。

(3)根据以上材料,说明近现代工业化道路给我们的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21年,英国的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从1836年起,英国棉纺织业中的工厂工人人数超过手工工人人数……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变成英国的市场。从1760年到1860年,英国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倍。1850年英国工业总产值占到世界的三分之一,对外贸易占全世界的21%。19世纪40年代,英国生铁产量占到世界的一半,煤炭占三分之二。英国成为全世界机械设备和各种工业制成品的主要供应国

——摘编自张跃发《近代文明史》

材料二:1830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子感应现象,提出发电机的理论基础。科学家们根据这一发现,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对电作深入的探索与研究,出现一系列电气发明。19世纪90年代起,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不断涌现出来,人类交通工具发生巨大变化…

——《第二次工业革命》

(1)根据材料一,分析工业革命使英国发生了怎样的社会转型?指出促使“工厂工人人数超过手工工人人数”的关键性发明,并归纳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析与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突出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两次工业革命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洋务军用工业的创办,固然是为了镇压人民革命运动,但也有御外侮的意图,到19世纪70年代初期以后人民革命被镇压下去,这个“意图”明显地表现了出来,即军用产品主要用来抵御外侮。轮船招商局办成之后,首先挤垮并收买了旗昌轮船公司,接着又多次粉碎怡和、太古轮船公司削价竞争的阴谋,迫使其坐在谈判桌上签订几次齐价合同,达到分洋商之利的目的。为适应形势需要,还设立了学习外国语言文字的学馆及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学堂。

——摘编自夏东元《洋务运动史》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作用,中国民族资本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首先,在对外贸易方面,进口减少,出口增加,相应地改变了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入超不断增长的现象,大大减轻了洋货对国货的压力。其次,整个大战期间及战后一二年间,制造品价格上涨程度始终是大大超过原料价格的涨势,而工资又远远落后于物价的上涨,劳动力价格低廉,工业产品利润丰厚,大大刺激了资本家的投资热情,为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创造了空前未遇的良机。还有中国人民反帝爱国斗争浪潮的兴起,给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以有力的支持。另外还有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和国内市场的扩大等长期性的因素。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  近代中国各年出口商品分类比重(%)(部分)

 

 

 

年份(年)

农产品

半制品

制成品

手工

机器

手工

机器

1893

15.6

28.4

0.1

53.4

2.5

1910

39.1

13.1

11.9

28.3

6.9

1920

36.4

8.2

12.3

31.2

8.2

1930

45.1

3.5

12.2

27.1

7.5

 

 

——摘编自张易《近代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简析洋务运动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3)根据材料三,提取一项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

 

 

查看答案

1932年,《申报》公布其编辑政策,有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以及一切可惊可喜之事。该政策体现了《申报》

A. 是民国政府的喉舌

B. 具有信息传播功能

C. 是较强的学术刊物

D. 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查看答案

“继哥伦布而起的探索新世界的西班牙冒险家,似乎都具有同一动机……当这班冒险家到达一个未曾被发现的海岸时,首先调查的就是那里有没有金矿可以发现。”该材料说明

A. 对财富的追求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之一

B. 新航路开辟引发了价格革命

C. 新航路开辟改变了欧洲贸易的中心

D. 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