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从16世纪30年代到17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物价普遍上涨了3倍左右。英国、法...

从16世纪30年代到17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物价普遍上涨了3倍左右。英国、法国等国家的物价则上涨了约2倍……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然而资本在西班牙、葡萄牙、中国都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上述材料不包含的信息是

A.殖民掠夺积累大量财富,引发欧洲价格革命

B.中国古代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C.中国的农业文明不利于工商业发展

D.正常贸易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C 【解析】 试题根据材料“从16世纪30年代到17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物价普遍上涨了3倍左右。英国、法国等国家的物价则上涨了约2倍”说明了此时的欧洲各国的商业有所发展,再根据“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然而资本在西班牙、葡萄牙、中国都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说明了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不利于工商业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在16年持续不断地建设施工后,2008年底基本建成,这是中国水利建设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中国古代在水利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其中,兴建于战国时期,至今仍对长江流域的抗旱、防洪发挥着巨大作用的水利工程是

A. 都江堰

B. 筒车

C. 龙首渠

D. 白渠

 

查看答案

明代漳州名士张燮在《东西洋考》一书中提到:“顾海滨一带,田尽斥卤,耕者无所望岁,……贫者为佣,亦博升米自给。一旦戒严,不得下水,断其生活,若熟悉自古力势不肯抟手困穷,于是所在连结为盗,溃裂以出,其久潜踪于外者,既接纳不敢归又连结外夷,乡导以入。”材料主要反映了

A. 抑商的必要性

B. 海禁政策的恶果

C. 小农经济的脆弱

D. 明朝社会矛盾激化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赫鲁晓夫对斯大林持全盘否定的态度。他谴责斯大林违背集体领导原则,破坏法制……他认为斯大林应对卫国战争初期苏军的失利负责,应对农业危机和对外政策的失误负责等。戈尔巴乔夫扦击斯大林时期所形成的政治体制是“僵化”的集权体制,导致社会生活“过分国家化”、国家机构“官僚化”、人的思想“单一化”,掀起了新一轮的批判斯大林乃至低毁列宁的浪潮。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时期,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在指出斯大林的错误的同时高度评价了斯大林,说他是俄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国务活动家。在俄共中,肯定斯大林者占该党被调查者的75%。其他党派,重新肯定斯大林者占自由民主党被调查者的83%。学者阿尔图宁·尼古拉说,当斯大林逝世之际,他给俄罗斯留下什么?俄罗斯当时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

——摘自《苏联兴亡史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赫鲁晓夫对斯大林持全盘否定态度的原因及苏联解体后对斯大林的评价有何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认为在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查看答案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战国法家有三个学派:慎到重“势”、申不害重“术”、商鞍重“法”,这些学派思想由韩非子集以大成,构成法家思想的终极核心。其中申不害在韩国实行了以“术”为主的改革。他认为,国君治国的主要方法就是“明察法令”;他整顿官吏队伍,“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建立了严格的官员考核制度,有效提高了国家政权的行政效率,使韩国显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局面;他还整肃军兵,主动请命,自任韩国上将军,将贵族私家亲兵收编为国家军队,与原有国兵混编,进行严酷的军事训练,使韩国的战斗力大为提高;为了实现富国强兵,他极力主张百姓多开荒地、多种粮食;他也重视和鼓励发展手工业,特别是兵器制造。申不害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史称“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

——摘编自《变法图强的申不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申不害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申不害改革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人类文明史中,有多次思想解放运动,思想解放其实也是一种价值观体系的重塑。一种新的、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价值观体系能推动社会深入持续地发展进步。反之,如果一个社会人们的价值观体系不能随着已经变化了的社会经济状况而变动,那就不仅有观念滞后于社会之嫌,而且价值观体系的反作用必将阻碍社会的发展。

——摘编自《现代化的历程》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外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围绕“价值观体系的变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这一

主题,提炼出一个观点,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