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某回忆录记载:“整个学校就像唱空城计一样,一打听,才知道同学们是上西山大炼钢铁去了。……总务处把好端端的火炉砸碎,放入高炉炼钢。我当时曾以焦急的心情等待着母校也能放个卫星‘向党报喜’,没想到炼出来一堆废渣。”这反映了当时
A. “文革”对教育事业的冲击
B. 人们对国防科技的关注
C. 人民公社“共产风”的盛行
D. “大跃进”运动迅速开展
美国商品涌进了中国的各大城市和众多中小城市,甚至在农村集市上也可见到美国货。上海的永安、新新、先施等大公司,美货占其全部货物的80%。1946年,在天津市场上美货所占比重是59.16%。这种状况
A. 激化了列强在中国的竞争
B. 直接导致中国的货币贬值
C. 使中国民族工业陷入了困境
D. 强化了中美战时同盟关系
1931年9月25日,日本《读卖新闻》称“帝国政府于满洲并无领土欲求,我所期待的是帝国臣民安居乐业,以资本与劳力获得参加地区开发机会”。据此可知,这篇报道的实质是
A. 掩盖日本政府的侵略野心
B. 推脱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责任
C. 为全面侵华进行舆论宣传
D. 强烈反对对伪满洲国的批评
社会的相对稳定、大机器生产的出现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升、新式海军的建成等,给晚清当政者及相当一批人造成“中兴”之感。中国近代的这一场“中兴”
A. 实践了“实业救国”的思想
B. 得益于清政府的政治改革
C. 避免了中国被瓜分的命运
D. 发展中酝酿着更大的危机
明代李贽坦言“人皆有私”,他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由此可知,李贽
A. 具有小农的私有观念
B. 反对“存天理、灭人欲”
C. 认为天理就是“本心”
D. 对社会现实进行大胆批评
北宋真宗成平年间(998—1103年),丁谓任福建转运使,负责福建交通运输事务。他在任期内大力加强对北苑贡茶的管理,使北苑贡茶的质暈、品种和数量都有极大提髙,并因此得到提拔。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
A. 茶叶生产的影响力
B. 荼叶商人地位提髙
C. 选官制度发生变化
D. 制茶技艺达到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