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上半期,英国进行宗教改革,与罗马教会决裂,确立了自己的民族教会安立甘教会,国王成了英国教会的最高首领。国王是这块国土上最高的世俗权威和精神权威,国王对教会是王权至尊。王权至尊的背后不仅是政教的一体化,也代表了对国家及国家主权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正是民族国家兴盛所必不可少的。正是在宗教改革的历程中,英国民众开始认为英国不同于并且高于其他欧洲国家,这种民族内部的认同感和相对于其他民族的优越感以后持续增长,到了伊丽莎白时代(1558—1603年)达到了最高峰。学者们一致认为,伊丽莎白时代标志着英国民族国家的兴盛。
——摘编自蔡骐《论英国宗教改革的政治遗产》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者蜂拥而来,士大夫阶层的最初反应与历史上其面对外族进扰的反应并无二致,他们所关注的不是中国主权利益受到损害,而是传统华夷秩序遭到践踏。绝大多数的普通中国民众,用恩格斯的话说则是依然“保持平静,让皇帝的军队去同侵略者作战”。而甲午战争的失败,深深刺痛了中国人因循守旧和麻木的神经,并在事实上直接促成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认识的突变。甲午战争不仅促成了中国人民族意识的普遍觉醒,更重要的是让当时中国的政治精英同时意识到了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的极端重要性。
——摘编自孙军《试论甲午战争与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宗教改革的特点及其对民族国家兴盛的促进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与英国民族国家意识形成原因的不同之处,并概括“中国民族认识的突变”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族国家意识的认识。
下图为1958年1月我国《人民日报》发表的时政漫画。该漫画反映了当时
A. 美苏共同致力于推动世界和平
B. 美苏已结成主宰世界的军事联盟
C. 中苏关系处于良好的发展态势
D.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时世界的主题
在1929年夏季的三个月中,纽约股票交易所的威斯汀豪斯公司的股票从151上升到286,通用电气公司的股票从268上升到391,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上升到258。这表明
A. 美国电气、钢铁等新兴工业发展较快
B. 垄断组织有利于美国的经济发展
C. “自由放任”政策刺激了消费市场
D. 经济“繁荣”促使股票投机活跃
共产党员穆拉维也夫曾说:“1918—1920年所建立起来的那种制度是美好的……当听到要把巴库和格罗兹尼的石油租给外国资本家去经营的时候,真像当头挨了一棍似的痛心……十月革命的大厦正在摇摇欲坠。”这反映了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深入人心
B. 党内对新经济政策存在一些质疑
C. 苏俄尚未找到正确的过渡方向
D. 苏俄借助西方力量实现了工业化
1599年,荷兰国会在公告中明确地把罗马法比作各国的共同法。1609年,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也曾在一次演讲中宣称:“我们非常尊重(罗马)民法典,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般的学识,而且对与外国的条约事项也是必不可少的,它用万民法的方式同外国进行交往。”这说明罗马法
A. 奠定了近代西方各国法律的基础
B. 确立了欧洲社会的行为规范
C. 为解决外交纠纷提供了法律依据
D. 成为了欧洲各国通用的法律
据某回忆录记载:“整个学校就像唱空城计一样,一打听,才知道同学们是上西山大炼钢铁去了。……总务处把好端端的火炉砸碎,放入高炉炼钢。我当时曾以焦急的心情等待着母校也能放个卫星‘向党报喜’,没想到炼出来一堆废渣。”这反映了当时
A. “文革”对教育事业的冲击
B. 人们对国防科技的关注
C. 人民公社“共产风”的盛行
D. “大跃进”运动迅速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