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材料中最能反映中国古代突破“市”的空间限制的是
A.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B. “天下屏膈,皆为利来;天下藻撤,皆为利往”
C. “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D. “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今闭塞”
2014年6月,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研讨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古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融合发展的友好象征。当年,唐玄奘在这条线路上可能见到的现象是
A. 珐琅彩瓷、活字版佛经深受欢迎
B. 晋商、徽商往来于丝绸之路
C. 波斯图案风格的丝织品是常见商品
D. 都使用水力风车灌溉农田
在漫长的科举考试中,曾产生出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中国历史上,有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外交家、军事家等大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这表明科举制
A. 有效防止了政权被颠覆
B. 能够缓和尖锐的民族矛盾
C. 打破了贵族特权的垄断
D. 有利于选拔社会人才
商代甲骨文中黍字出现300多次,稷字出现40次;周代《诗经》中提到谷物最多的也是黍和稷,分别达到28次和10次。由此,可推知
A. 中国是世界最早的农业生产区
B. 甲骨文是研究农学的重要资料
C. 《诗经》是反映农事的文学作品
D. 黍和稷是商周重要的粮食作物
自2008年1月1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受到国人的追捧。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 郡县制
B. 宗法制
C. 分封制
D. 科举制度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20世纪50年代,刘少奇同志认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但是教育制度却还是老一套,跟旧的教育制度是一样的,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教育制度,这种教育制度是不好改的,但是可以发展新的教育制度。他赞成发展高中、大学,改革高中以上(包括大学)的教育方式,学生既可以是学生,又可以是工人。这样子,就是一种改革了。学生既学到书本上的知识,又学到实际的操作本领,将来毕业之后,他们既有文化知识,同时又有实际的经验。不然的话,他们只有书本的知识,而没有实际的工作经验。同时学生去工厂实习,也可以使工厂少招人。当时办了技工学校,学生可以一面学习文化知识,一面到工厂去学习实际的机床操作。最后毕业的学生,文化知识也有,工作经验也有,到工厂后很快就可以做技术工人了。
——摘编自马文瑞《刘少奇关于劳动制度的改革设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少奇教育改革思想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少奇教育改革思想的内容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