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律疏议》载,依选举令,“官人身及同居大功以上亲,自执工商,家专其业者,不得仕。其旧经职任,因此解黜,后能修改,必有事业者,三年以后听仕。其三年外仍不修改者,追毁告身,即依庶人例。”这反映了唐代
A. 抑商政策崩解
B. 商人社会地位低下
C. 科举制度完善
D. 封建等级制度森严
明代李鼎在《李长卿集》中记载:“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闵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这说明
A. 明朝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B.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又回到北方
C. 明朝区域性商帮开始出现
D. 中国古代南北经济格局的改变
传统观点认为明代的釉上红彩为宣德朝(1426--1435年)所首创。下图是1964年在南京明故官遗址出土并被南京博物院收藏的白地釉上红彩云龙纹盘(残片)。考古专家认为盘上所绘的云龙纹是明代洪武朝景德镇官窑瓷的典型纹饰。据此推知,明代
A. 景德镇官窑烧制的彩瓷供宫廷使用
B. 官窑已经能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
C. 釉上红彩首创时间提前到洪武年间
D. 彩瓷和珐琅彩的制作工艺日趋成熟
《诗经·小雅·甫田》:“今适南亩,或耘(除草)或耔(培土),黍稷薿薿”这反映出西周时期农业生产
A. 金属农具已经普遍推广
B. 铁犁牛耕已经广泛使用
C. 田间管理已是重要环节
D. 农耕动力革命已经完成
外交是内政的外延,它牵涉到国家的安全与生存。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截止2008年底,中国与171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共参加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缔结了近20000项双边条约,参加了300多个多边条约,参加了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官兵11063人次。
——摘自中国外交部编《中国外交》(2009年版)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外交成就得益于怎样的外交基本政策。
(2)请列举建国初期中国取得的三项外交成就。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务农于全球各她。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
(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摘编自陈钦庄、计翔翔《世界文明史简编》
材料二 好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已无新大陆可以发现。连南极冰层下的土地也已测量清楚,连大西洋中时隐时现的珊瑚岛也已记录在案。已有“地球村”的说法。东方人、西方人,不过是“地球村”中的“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
——摘编自冯骥才《献给命运的紫罗兰》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商品、资本、技术、信息以及劳动力等各类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更加频繁。面对经济金球化的迅速发展,几种观点激烈冲突:
观点一:经济全球化是富人的俱乐部,是资本的殖民扩张,所以反对经济全球化。
观点二:经济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有利于国际社会的共同发展。
观点三: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自1500年至20世纪初世界市场逐步形成这一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并概括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方式有哪些。
(2)材料二中的“地球村”的说法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出现这一趋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关于材料三,你同意哪种观点并阐述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