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近代中国轻工业生产月平均指数增长图。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 晚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 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 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措施
D.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推动
关于下列企业的共同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产业结构角度看,都属于轻工企业
B. 从企业创建角度看,都为洋务派创办
C. 从产品销售角度看,都重视对外贸易
D. 从生产技术角度看,都使用机器生产
下表为晚清两个不同年份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
| 农业税收入 | 工商杂税收入 | 其他收入 | 总收入 | ||||
年代 | 数额(万两) | 比重(%) | 数额(万两) | 比重(%) | 数额(万两) | 比重(%) | 数额(万两) | 比重(%) |
1849 | 3281 | 77 | 969 | 23 |
|
| 4250 | 100 |
1885 | 3071 | 40 | 3923 | 51 | 714 | 9 | 7708 | 100 |
对此表信息解释较为合理的是
A. 自然经济丧失主导地位
B. “实业救国”的思潮兴起
C. 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
D. 政府调整工商业政策
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至康第六年(1667)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己。”说明了苏州
A. 重农抑商政策的废除
B. 雇佣关系全面盛行
C.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唐律疏议》载,依选举令,“官人身及同居大功以上亲,自执工商,家专其业者,不得仕。其旧经职任,因此解黜,后能修改,必有事业者,三年以后听仕。其三年外仍不修改者,追毁告身,即依庶人例。”这反映了唐代
A. 抑商政策崩解
B. 商人社会地位低下
C. 科举制度完善
D. 封建等级制度森严
明代李鼎在《李长卿集》中记载:“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闵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这说明
A. 明朝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B.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又回到北方
C. 明朝区域性商帮开始出现
D. 中国古代南北经济格局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