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从小农经济向近现代经济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从小农经济向近现代经济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精耕细作的密集型农业,传统技术发展到了极其完美的水平,中国的经济好像已陷入了一种“高水平平衡的陷阱”之中。西方的干预对中国经济体制的运转,产生了深刻的冲击。在过去,由于明清两代政府抑制贸易和航海事业,中国经济变成了内向型的。在19世纪中期战争和叛乱危机中,新活力的诸种因素正在聚集。1860年以后,对外贸易急剧增长,中国建立起它最初的现代企业。

——《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  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清政府开展了“自强”运动,……这场变革“仿效西法”,虽取得一时成就,但“徒袭人之皮毛,而未顾己之命脉”,“自强”的目的并没有达到。……“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了马力。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在半殖民地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逻辑受制于外部的国际关系的演变。

——《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  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和实践》

(1)根据材料一指出造成近代中国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开展的这场“自强”运动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哪些成效?“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开足马力的原因有哪些?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采取的“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是什么?简要分析产生这一战略的因素。

 

(1)原因:过于发达的小农经济;列强入侵(鸦片战争);重农抑商;“海禁”或闭关锁国;国内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任3点(注意:答材料意思之外的原因均不得分,其他与材料相关的可酌情给分。) (2)成效:在一定程度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引进先进的技术,是工业化的起步;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任2点(注意:必须答洋务运动在经济领域的成效,军事等其他成效不得分。) 原因:辛亥革命推翻了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资产阶级的地位;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些有利于发展实业的法令;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抵制日货,提倡国货);一战期间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3)战略:制订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并优先发展重工业; 因素:我国重工业基础薄弱;帝国主义的“遏制和孤立”,为巩固国防;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借鉴苏联经验);重工业发展后反哺农业和轻工业(任2点(战略回答一五计划即可给分;因素即回答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解析】 第(1)问,“主要原因”,依据材料一信息“精耕细作的密集型农业……西方的干预对中国经济体制的运转,产生了深刻的冲击。在过去,由于明清两代政府抑制贸易和航海事业,中国经济变成了内向型的。在19世纪中期战争和叛乱危机中,新活力的诸种因素正在聚集”从小农经济的发达、列强入侵、重农抑商、“海禁”或闭关锁国、国内农民起义等角度分析。 第(2)问,“成效”,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从一定程度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工业化的起步、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等角度回答。“原因”,依据材料信息“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辛亥革命的作用、中华民国的建立、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一战期间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等角度分析。 第(3)问,“战略”,依据材料三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得出:制订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并优先发展重工业。“因素”,依据所学知识从我国重工业基础薄弱、帝国主义的“遏制和孤立”、斯大林模式的影响、重工业发展后反哺农业和轻工业等角度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海外贸易一度活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在浙江湖州,每亩桑田出售桑叶可获利5两白银,比种植水稻要高出一到两倍。当地部分养蚕人自己不种桑树,依靠购买桑叶养蚕。嘉定县因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当时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例如,徽州商人“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而资本二三十万两白银的,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

材料二  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

——以上材料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朝海外白银流入中国的主要背景。(

 

 

查看答案

20世纪初,上海《良友》画报中女性读书成为重要题材,其中《女子读天演论》是典型的代表作,画报中女子气质娴静,手握书卷,这幅作品呈现了书的名字——《天演论》,却不是《女诫》或《列女传》等女学教材,这种情况表明

A. 男女平等思想成为社会共识

B. 新式学堂教育发展迅速

C. 报纸成为宣传新思想的主要形式

D. 民族危机冲击着传统观念

 

查看答案

“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A. 19世纪初

B. 19世纪40年代

C. 19世纪60年代

D. 19世纪末

 

查看答案

中共“十四大”召开后不久,有外电评论道:“这是一次加速和外国接轨的会议。中国必然会进一步影响世界。”此评论主要着眼于这次会议

A. 阐明了90年代中国外交方针和政策

B. 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C. 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目标

D. 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查看答案

1979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粮食、油料总产量分别相当于过去15年、20年产量总和,发生这一改变的主要原因是

A. 国家进行对外开放

B. 农民自主权扩大

C. 农业科技成果突出

D. 率先取消人民公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