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统计,1950年至1958年中国共派出留学生16152人,在7778名去社会主义国家留学的学生中学习工科的有5179名。如按照苏联论著中的几个数字计算,中国留苏人员超过了20000名,其中包括在苏联企业里学习的人员。这一状况的出现,其主要原因是当时我国
A. 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B. 确立国家发展计划
C. 文化教育全面彻底中断
D.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从1953年开始,粮、棉、油等几十种农产品陆续被纳入国家统购统销范围之内。到1957年,国家统配物资和部管物资的种类由227种增至532种。这一政策的推行
A. 加快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
B. 适应了加速实现工业化的需要
C. 促进了农业生产结构的现代化
D. 密切了城乡间经济联系和互通
下图为1957—1960年经济建设中的相关数据,其中的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1957—1960年经济统计资料单位:亿元
A.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
B. 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C. 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了问题
D. 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20世纪40、50年代的英国国有化的范围,除银行外,几乎都是为私人企业提供廉价原材枓和能源的基础产业,如煤炭、钢铁、媒气和电力工业,为私人企业提供廉价服务的铁路、航空、公路以及邮电等公共事业企业等。由此可见,当时英国的国有化
A. 从根本上有利于私人企业
B. 改变了企业的资本主义性质
C. 一定程度制约了私人企业
D. 借鉴了苏联工业的发展模式
美国学者亨廷顿在《孤独的超级大国》中说:“当前我们处于一种奇特的混合格局,即一个超级大国与若干大国并存的单极+多极的世界格局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世界新秩序已经形成 B.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C. 世界有多个权力中心 D. 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1933年7月,罗斯福在致伦敦国际经济会议的电报中声明,反对恢复金本位,要求美元贬值。这遭到了与会各国的反对,却得到了凯恩斯的大力支持。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 罗斯福新政危害了相关国家根本利益
B. 罗斯福与凯恩斯的经济主张有相似性
C. 罗斯福新政以凯恩斯主义为指导思想
D. 凯恩斯的主张与美国的国情完全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