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朝前期,统治者坚持认为:“市肆中多一工作之人,则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避免“为农者相率而趋于工矣”。为此,对工商业实行重税政策,全国各地税关税卡林立,“关津有过路之税,镇集有落地之税”。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1911年至1913年我国注册设厂72家,平均每年设厂24家,1914至1918年五年间,注册设厂达183家,平均每年近37家,其中以棉纺厂、面粉厂为最多,……这一时期,全国的钢铁冶炼厂只有9家,全国华商机器采煤量从1912年的180万吨,仅增加到1919年的330万吨。
——王方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衰》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数(单位:家)
江苏(含上海) | 直隶(含天津) | 浙江 | 广东 | 山东 | 福建 | 奉天 | 湖北 | 陕西 | 黑龙江 | 广西 | 甘肃 | 其他省 |
155 | 45 | 42 | 33 | 31 | 20 | 19 | 19 | 3 | 3 | 1 | 1 | 0 |
——根据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提供的统计数字
材料三: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美)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实行怎样的经济政策?说明其政策对社会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1927-1937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态势,并分析这一时期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剧烈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降为二等国、三等国,它们面对的是一个疲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联盟的威胁加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将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材料二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这种力量虽然远不如这两个国家那样强大,但是它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是如此有力,一旦潜在的分歧发展成为严重的紧张局势,在面临这种威胁时,为了和平,它可以在天平中投下举足轻重的砝码。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材料三 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欧洲共同体的主要目标是争取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1991年底,欧共体12国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的首脑会议上通过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在12国范围内实现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即建立“欧洲联盟”。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促成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2)材料三反映了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什么特征?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的联合产生了什么影响?
2016年3月,俄罗斯人以执政前后国家十个方面的变化为标准,评价20世纪以来俄罗斯的十位领导人的功过,列宁、斯大林、普京的得分均为正面,并列第一,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有9项评价均为负面而位居最后。这体现出俄罗斯人
A. 对历史的认可度比较高
B. 注重吸取历史经验教训
C. 充满对计划经济的怀念
D. 有比较高的历史荣誉感
孙中山在评价苏俄新经济政策时说:“此种新经济政策,其精神与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不谋而合。”孙中山说“不谋而合”是基于二者
A. 都以发展资本主义为目标
B. 都主张以经济手段改善民生
C. 都符合各自民主革命的国情
D. 都重视市场在经济中的作用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 结论 |
A | 1951—1955年,苏联对农业的投资由 年均200亿卢布增长到409亿卢布 | 苏联工农业发展失衡的局面得以改变 |
B | 赫鲁晓夫时,苏联谷物年均产量与 1945—1953年相比增加了62% | 苏联已经解决了农业生产问题 |
C |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军事实力与 美国相匹敌 | 苏联的国民经济总水平已经超过美国 |
D | 戈尔巴乔夫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 政命令 | 苏联实际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
A. A B. B C. C D. D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都是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的创举。两者的根本相同点在于
A. 都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B. 都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工业领域
C. 都注重从实际出发变革生产关系
D. 都对本国乃至世界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