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秦自孝公纳商鞅策,富国强兵为务,仕进之途,唯辟田与胜敌而已,以至始皇,遂平天下。
材料二:建元元年(公元前141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县举孝廉各一人。
材料三:“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材料四:“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材料五: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材料一中秦国选举人才的主要标准是什么?在当时有何作用?
(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制度?
(3)根据材料三,分析这一选官制度在推行过程中存在什么不足之处?
(4)材料四反映了什么选官制度?它在当时有何积极作用?
(5)据材料五,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
据统计,1987年与改革前相比,国家计委管理的指令性计划的工业品种由120种减少到60种,国家统配物资由259种减小到26种,国家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小到23种。这说明
A. 计划经济体制得以根本改变
B. 物资价格“双轨”现象得到改变
C. 市场对国民经济的调节作用增强
D. 国有企业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鲁迅先生说:“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油松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镖枪以至机关炮……都摩肩挨背的存在。”材料不能反映出中国近代
A. 学习西方的渐进性
B. 物质文化的多元性
C. 社会生活的包容性
D. 社会生活的多样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这一转折指党的工作重心
A. 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B. 由对内改革转移到对外开放
C. 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D. 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
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目的是
A.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 加快落实“大跃进”的方针
C. 解决社会主义改造的遗留问题
D. 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问题
周恩来说:“我们新民主主义的制度是一个过渡的制度……走完了这个过渡阶段,就到达了社会主义社会。”后来的实践表明,这个过渡阶段的结束实际是在
A. 中共八大召开时
B. 三大改造完成时
C. 1954年宪法通过时
D. 改革开放开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