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芬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芬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纷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因辱之……市井子孙(商人子弟)亦不得仕宦为官。

材料三:时(公元782年)两河用兵,月费百余万缗,府库不支数月。太常博士韦都宾、陈京建议,以为:“货利所聚,皆在富商,请括富商钱,出万缗者借其余以供军。计天下不过借一二千富商,则数年之用足矣。”

——《资治通鉴》

材料四: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到北宋有一个新的转折。……都城开封是最繁华的城市,市内手工业作坊众多,街道两旁商店、旅舍、货摊林立,人来车往,十分热闹。……南宋初年,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真切地反映了北宋时代大城市商业繁荣的面貌。

材料五: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唯一口岸,但即使在广州也百般限制中国人与外商接触。政府特许的“十三行”不仅垄断了与外商的经济往来,还代政府出面办理交涉事宜。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怎样的生产方式?

(2)材料二、三中统治者实行的是怎样的经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3)材料四中所说“北宋时代大城市商业繁荣”有哪些具体表现?

(4)材料五反映了清朝政府怎样的对外政策?

(5)综合以上材料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评价中国古代统治者实行的经济和对外政策。

 

(1)生产方式: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 (2)歧视、打击商人,抑制商业发展(重农抑商政策)。维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的需要。 (3)商业发展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4)严格限制中外贸易以及中国人与外商的接触(闭关锁国)。 (5)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自然经济的解体,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巩固,但抑制了商品经济和新的经济因素的发展,造成中国社会的发展迟滞。 【解析】 (1)生产方式:根据“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等信息可得出这是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 (2)根据材料“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因辱之……市井子孙(商人子弟)亦不得仕宦为官”“ 请括富商钱,出万缗者借其余以供军”等信息可得出其政策是歧视、打击商人,抑制商业发展(重农抑商政策)。结合所学可得出其原因是维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的需要。 (3)根据“市内手工业作坊众多,街道两旁商店、旅舍、货摊林立,人来车往,十分热闹”结合宋代市发展的表现可得出商业发展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4)根据“政府特许的“十三行”不仅垄断了与外商的经济往来,还代政府出面办理交涉事宜。”可得出这是清代的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下严格限制中外贸易以及中国人与外商的接触。 (5)结合以上几个问题,经及所学,可从古代政策对巩固统治、发展农业经济、阻碍商品经、阻碍社会进步等角度概括。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观察图一,在通往雅典公民大会的道路上,有四种群体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请在漫画“通途”示例中,写出其余的三种社会群体。

(2)图二漫画所反映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的何种政体形式?该政治形式最早是在哪个国家通过哪一个重要文献加以确立的?

(3)图三中的联邦政府结构是依据哪一部法律文献构建的?中央政府的权力构建体现了什么原则?又是如何体现的?

(4)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的普通特征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秦自孝公纳商鞅策,富国强兵为务,仕进之途,唯辟田与胜敌而已,以至始皇,遂平天下。

材料二:建元元年(公元前141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县举孝廉各一人。

材料三:“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材料四:“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材料五: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材料一中秦国选举人才的主要标准是什么?在当时有何作用?

(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制度?

(3)根据材料三,分析这一选官制度在推行过程中存在什么不足之处?

(4)材料四反映了什么选官制度?它在当时有何积极作用?

(5)据材料五,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

 

 

查看答案

据统计,1987年与改革前相比,国家计委管理的指令性计划的工业品种由120种减少到60种,国家统配物资由259种减小到26种,国家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小到23种。这说明

A. 计划经济体制得以根本改变

B. 物资价格“双轨”现象得到改变

C. 市场对国民经济的调节作用增强

D. 国有企业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查看答案

鲁迅先生说:“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油松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镖枪以至机关炮……都摩肩挨背的存在。”材料不能反映出中国近代

A. 学习西方的渐进性

B. 物质文化的多元性

C. 社会生活的包容性

D. 社会生活的多样性

 

查看答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这一转折指党的工作重心

A. 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B. 由对内改革转移到对外开放

C. 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D. 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