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逮克殷(商)践...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逮克殷(商)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其在丧服,则诸侯为天子斩衰三年,与子为父、臣为君同。”由此可见,西周时期

A. 分封的主体是王族和先代贵族

B. 宗法关系是维系皇权的纽带

C. 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

D. 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 【解析】试题由材料“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得知,分封的主体是王族,先代贵族不是主体,故A项错误;皇权的出现是在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建立之后,故B项错误;材料“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说明商朝灭亡之前,国王与诸侯的关系比较松散,“诸侯为天子斩衰三年,与子为父、臣为君同”说明周王与诸侯的关系大大加强,故C项正确;西周通过血缘分封,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但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甲午战前,我国自办的以技术实业为主的洋务学堂因需培养应急性实用人才,缺乏整体性规划和学制系统。甲午战后,虽然“兴新学、广育才”的社会舆论日益高涨,然而国家层面行动迟缓,科举制度迟迟未能废除,兴办新学难有作为。

盛宣怀总结技术实业学堂办理经验教训,于1895年率先创建北洋大学堂,内设二等、头等学堂,翌年又设立南洋公学,内分师范院、外院、中院、上院。头等学堂、上院学制4年,招收接受过系统的初等、中等教育的学生,分门肄习工程、法政等专业,明确定位为“外国所谓大学堂也”。

北洋失学堂办至1899年即有首届学生毕业,南洋公学至20世纪初年声誉渐起,成为各地兴办新式教育的模板。

——据夏东元:《盛宣怀传》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筒析盛宣怀创办近代教育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洋大学堂和南洋公学的孙学特点以及影响。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法国面对英、美两个联合阵线的要挟,不得不作出妥协和让步。结果,法国放弃莱菌独立的要求,换得萨尔开采权;并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莱茵河左岸由联军占领十五年,右岸五十公里内划为非军事区。并由英美承允一旦德国发动侵略,立即给法国以援助。

——摘编自于忠《从巴黎和会对德和约的谈判看帝国主义的矛盾与妥协》

材料二  1945年2月5日,在雅尔塔会议上作为政治问题讨伦分割德国时,英、美、苏三国首脑未经反复争论很快取得协议:一致同意分割德国的原则。最后在《雅尔塔会议议定书》中规定:三国将对德国拥有最高权力。为行使此种权力,他们将采取这些步骤,包括完全解除武装、非军事化。但鉴于国际形势以及盟国间利害错综复杂,三国不得不重新考虑永久处理德国的政策。

——据韩国衡《盟国对德处理中的军事占领和分割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黎和会和雅尔塔会议中战胜国对德国处理的共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巴黎和会、雅尔塔会议对德国产生的不同影响。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行和中国战略发展任务的转变,从建国之初沿袭而至的司法观念、审判制度、管理体制等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司法改革势在必然,主要发生了以下事件:1988年11月,中央和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在黑龙江、浙江、福建、内蒙古四省区实行在党的领导下法院干部以上级法院管理为主的体制改革试点;199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公布了《人民法院第一个五年改革纲要》,内容主要涉及审判方式改革、审判组织改革等内容。这个阶段是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起步阶段,刚开始审慎分析中国司法的现状,并尝试探讨本土资源、国际资源和当代国情结合的可能性。

——摘编自单忠献《中国司法改革的进程及向度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80、90年代我国司法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80、90年代我国司法改革的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9年3月,当中国共产党所支持的中国青年联合会在延安成立的时候,决定把5月4日定为“青年节”。全国各地许多机构都纷纷接纳了这项建议,国民政府也曾予以接受。1940年《中央日报》刊发社论,将五四运动定性为“当时学生的一个爱国运动;是全国青年一致团结的救国运动”。1944年4月,重庆国民政府却把同为青年发动,但与国民党历史更紧密的黄花冈烈士殉难日,即3月29日定为“青年节”。解放后,中国共产党又重新把5月4日正式定为“中国青年节”。自此以后,双方都坚守自己的方式来庆祝“五四”。

——据周策纵《五四运动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青年节”的演变历程中,提取一项有效信息,并加以说明(要求:提取信息准确,说明合理充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国际间货币结算日益频繁和复杂。1816年英国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此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都先后采用,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在这一制度下,各国的金币具有法定的含金量,金币可以自由流通,而且不易贬值。

材料二  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后,金本位制崩溃。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失去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国际货币关系陷入日益动荡和混乱的状态。二战后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固定比值,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实际上等同于黄金,取得了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

材料三  进入7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实力地位进一步下降,美元购买力也日益下降。一些西方国家要求美元贬值并向美国兑换黄金,美国不予理睬,于是德、意、比、荷等国先后实行浮动汇率制。在此情况下,美国政府于1971年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此后,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

——以上材料均整理自姜春明、佟家栋《世界经济概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际金本位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的背景以及该体系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的背景,并说明影响世界货币制度变化的主要因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