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出版,迎合了西方各国当时的需要,相当迅速地为英、美等国的经济学界所接受,称之像“哥白尼在天文学上、达尔文在生物学上、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的革命”的革命。这一理论
A. 是对西方传统经济理论的革命
B. 促使西方“混合经济”模式出现
C. 是对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完善
D. 推动西方社会出现了“新经济”
“罗斯福新政……再分配式的、保护主义的、政府主导型的政策虽然经济上往往不大成功,使政治上却颇受欢迎:往往立竿见影,不但有一个清晰的行动主体,而且其政策往往指向一些集中的、直接的、阶层性或行业性的受益者,这些受益者可以立刻成为这些政策的政治同盟军。”以下措施中最有可能起到立竿见影作用的是
A. 制定《紧急银行法》
B. 颁布《农业调整法》
C. 推行《全国工业复兴法》
D. 实行“以工代赈”
1901年,美国金融巨头摩根在收购了卡内基的钢铁公司后,成立了美国钢铁公司。后来又不断兼并其它中小公司,最终控制了全国钢产量的65%。此后并购浪潮席卷了美国,每年大约有3000家中小公司消失,大企业控制了大部分市场。该现象
A. 推动工厂制度的基本形成
B. 悖离了自由资本主义思潮
C. 有利于优化企业经营管理
D. 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8世纪中叶以前,英国人口增长速度缓慢。18世纪40年代以后,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加快。尤其是1811-1821年的10年间,英国人口增长了18%,人口年增长率达到1.8%,这种前所未有的人口增长速度被称为英国“人口革命”。当时英国“人口革命”的出现
A. 体现了工业革命的发展成果
B. 主要得益于海外的殖民扩张
C. 增加了“福利国家”的负担
D. 引起国际劳动分工格局变化
阿萨·勃里格斯说:“(英国)当时总共有42条运河计划修建,需耗资650万英镑。1792年,被当时的人们形容为运河狂热的年份,人们的投机热情像瘟疫般地传播。运河的股票为当地商人、工厂主和土地所有者踊跃争购,虽然它们直到1811年才在证券交易所报价。”该狂热现象的出现是由于
A. 价格革命出现,股票投资活动的狂热
B. 商业革命扩展,商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C. 工业革命进行,科技创新的日益发展
D. 电气时代到来,生产社会化趋势加强
古罗马实行嫁妆婚姻制。帝国建立以前,法律规定:“除了约还嫁妆以外,婚姻存续期间妻子对嫁妆没有任何权利。”《民法大全》规定:“嫁妆无论有无约定,也不管是谁认定,婚姻关系解除时,除因妻子的过失外,都应归还给妻子。”由此可知
A. 关注妇女是罗马公民法的立法原则
B. 罗马法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C. 女性获得了与男子平等的社会地位
D. 罗马法仍掺杂着原始的习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