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近代报刊史》,《时务报》初创时,每期只销4000份左右,半年后增至7000分,一年后达到13000份,最多时销达17000份,创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记录。这一现象说明
A.通俗性报刊广受普通民众欢迎 B.《时务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C.维新派有效利用新式媒介开启民智 D.国人所办的报纸市场需求极大
孙中山认为,从来没有“天赋有平等的道理”,“平等是人为的,不是天生的”;只要人民具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个方面的“民权”,其节制下的政府实行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等五个方面的“治权”,就可以实现“民有、民治、民享”。据此推知,孙中山的政治设计
A. 体现民权的形式应当是代议制
B. 主张平等自由立足于治权
C. 信奉民权高于并直接节制治权
D. 照搬欧美启蒙思想和学说
2003年,根据《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国家启动了“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举措。这些举措的目的是
A. 推动乡镇企业稳步发展
B. 推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 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D. 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1919年,某新潮社社员暨《新潮》杂志主要撰稿人在面临个人婚事抉择时看重八字、命书,认为:“这些命书,无论然否,要之我的婚事,乃听其主持,不得不看为一生绝大的纪念品”。该事例说明( )
A.新潮社是一个保守社团
B.新式青年仍可接受传统婚俗
C.国人尚未认同西式婚俗
D.八字、命书决定时人的婚姻
邓小平曾如此解释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为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开放海南、汕头,因为它们对着东南亚。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开发的主要背景是
A.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B.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环太平洋经济圈崛起
C. 中共十四大召开,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
19世纪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它反映出
A. 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 B. 开埠通商促进了江浙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
C. 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 D. 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