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历史问题上,国家之间,甚至国家内部阶层之间因为立场和角度的缘故,很难取得一致的意见,单就名称就会有不同的说法。比如1937—1945年中国与日本的那场战争,名称有:中国称“抗日战争”、日本称其为“日中战争”、“支那事变”,西方国家称其为“第二次中日战争”。其中强调了历史认识中的价值判断的表述是
A. 抗日战争 B. 日中战争
C. 支那事变 D. 第二次中日战争
在1939年至1940年的两年间,正面战场先后进行南昌会战、长沙会战、枣宜会战等7次大规模战役,每次战役日军投入的兵力均在8至10万人,中国军队投入的兵力至少在20万人以上。在枣宜会战中国民党军队先后调集40万人,抗击日军10万余人的进攻,这接近战略防御阶段4次大会战的规模。材料表明
A. 抗战相持阶段国民党仍然继续抗日
B. 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C. 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全部力量
D. 集中优势兵力是正面战场战胜日军的法宝
1928年4月,国民政府宣告“为发扬精神起见”,规定职员“一律着中山装”。1929年,张学良发文指出“统一已成,政治及应划一”,东北各级机关人员一律着中山装。这表明
A. 服饰具有政治认同意义 B. 服饰是民族身份的标识
C. 生活呈现全盘西化倾向 D. 国家对社会风尚的控制
甲午战后“公车上书”痛陈利害,力主变法的主要是士大夫阶层;五四运动时期疾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既有学生、市民又有工人阶级;而至抗战时期,全民抗战的理念深人人心。这种变化体现了近代中国
A. 无产阶级革命力量的日益壮大 B. 精英教育与文化普及同步发展
C. 民族觉醒与国家认同不断深入 D. 民众理念与官方思想渐趋一致
蔡元培时代的北大“兼容并包,思想自由”,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同样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背后拖着长辫,心里眷恋帝制的老先生与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并坐讨论,同席笑谈。蔡元培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推动体育、智育、美育、德育均衡发展
B. 提倡学科之间的综合
C. 打破地域界限聘任人才
D. 鼓励各种学术观点的自由发展
清末民初,在上海出现了“海派京剧”:即用京剧形式表现当时的生活,如《潘烈士投海》、《新茶花》等,在唱腔、表演、舞台布景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这说明
A. 京剧从形式到内容发生根本变化
B. 在西方文化影响下京剧重获新生
C. 海派京剧是传统戏剧的发展方向
D. 海派京剧革新适应现代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