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曹聚仁在《我与我的世界》中记述:“其后两年,辛亥革命到来了。我们乡僻地带(浙江兰溪),交通阻梗,不知秦汉,遑论魏晋,如‘革命’这样的名词,从来没听到过;乡间所说的,还是‘造反’。”这主要表明
A. 农民阶级不知道辛亥革命
B. 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C. 中国社会未出现丝毫变化
D. 农村地区与外界完全隔绝
“朕今涕泪以告先庙,慷慨以誓师徒,与其苟且图存,贻数万口,孰若大张挺伐,一决雄雄。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至于五尺童子,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清朝颁布的《宣战诏书》针对的是
A. 英国武力占领香港岛
B.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日军袭击清军运兵船
D.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他们(负责交涉条约的人如伊里布、黄恩彤诸人)觉得也是最方便省事的办法是每种货物应该缴纳多少税都明白载于条约,那就可以省却争执……所以他们洋洋得意,以为他们的外交成功。”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条约”指的是《马关条约》
B. “方法”维护了中国关税主权
C. “方法”有利于列强商品输出
D. “他们”深谙近代外交之道
关于英使节马戛尔尼有没有跪谒乾隆帝一事,军机大臣和珅的奏折“该贡使等向上行三跪九叩头礼”。但是,马夏尔尼在其日记里写道:“吾等曲一膝以为礼,华官则行其本国礼节”。随行的副使斯当东记录是“单膝下跪,简单致辞”。这反映出
A. 历史研究无法形成确切定论
B. 历史解释应摒弃当事人记录
C. 历史评价必须尊重客观事实
D. 历史记述会受主观因素影响
孟心史《明史讲义》载:“历代宦官与士大夫为对立,士大夫决不与宦官为缘。明代则士大夫之大有作为者,亦往往有宦官为之助而始有以自见。”导致明代这一现象的制度因素是
A. 皇权旁落,朝廷吏治腐败
B. 废除丞相,君主专制强化
C. 设置内阁,权力中枢内移
D. 权分六部,制约机制形成
王袆在《送申巡检之官序》中记载:“至正十一年,海内多故,天子命勋旧大臣行中书省以镇外服,且以为去朝廷远,事有机速,不可律于常制禀命而行。凡军旅、钱粮、铨选之事,一听其便宜行之。”这说明元朝行省
A. 权力不再受到中央的节制
B. 获得了较大的事务处置权
C. 一直拥有便宜行事的权力
D. 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