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表述最准确的是
A. 是由封建地主阶级主持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 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工业的迅速发展
C. 动摇了封建生产关系
D. 是对农民的一次厚颜无耻的掠夺
19世纪初,一位俄国贵族说:“(废除农奴制)农业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吗?一些田地难道不休耕,一些谷仓难道不会空吗?毕竟,我们市面上的面包大部分不是由自由农民生产出来的而是出自贵族……离开了主人的管束,农民只会贪杯、干坏事。”上述材料反映的基本主张是
A. 维护农奴制度
B. 废除农奴制度
C. 推翻沙皇专制
D. 对农奴制进行改革
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仰而得救。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
A. 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
B. 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
C. 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D. 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写到:“很显然,当钱币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候,增加的只是得利心和贪欲心。至于代祷是否有效,完全只能以上帝的意旨为转移。”马丁路德的这一观点
A. 使人们摆脱了宗教信仰的束缚
B. 否定了教皇和神职人员的权威
C. 确立了世俗政权高于教会的原则
D. 倡导人们要节制私欲、安贫乐道
陈独秀说:“近世欧洲历史为“解放历史——破坏君权,求政治之解放也否认教权,求宗教之解放也;均产说兴,求经济之解放也;女子参政,求女权之解放也。”其中“宗教之解放”体现在
A. “人是万物的尺度”
B. “人生而平等”
C. “与上帝直接对话”
D. “主权在民”
欧洲14、15世纪有一批艺术家创作的重点是在宗教题材以外的、表达人物内心的肖像画。结合这一时期的经济文化状况推断这批“艺术家”的创作物质支持主要来自
A. 天主教会
B. 新教徒
C. 富有阶层
D. 工业资产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