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收回租界一览表 收回时间 国别 租界名称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收回租界一览表

 

 

收回时间

国别

租界名称

1902年

美国

天津美租界

1917年

德国

天津、汉口德租界

1917年

奥地利

天津奥租界

1924年

俄国

天津俄租界

1925年

俄国

汉口俄租界

1927年

英国

汉口、九江英租界

1929年

英国

镇江英租界

1930年

英国

厦门英租界

1931年

比利时

天津比租界

1941年

日本

重庆日租界

1943年

美国

上海美租界

1943年

英国

上海、天津、广州英租界

1945年

日本

苏州、沙市、福州、汉口、杭州、厦门、天津日租界

1945年

各国

鼓浪屿公共租界

1945年

意大利

天津意租界

1945年

各国

北平东郊民巷使馆区、上海公共租界

1946年

法国

上海、天津、汉口、广州法租界

 

 

——摘编自《中国抗日战争史地图集》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评分说明:提出观点:通过分析材料提出合适的观点,且观点明确,符合史实,不能以偏概全。 史论结合:考生能根据材料并结合相关历史知识进行论述,且引用史实准确,运用恰当。 论证逻辑:考生举例典型,紧扣观点,论证有力。 参考观点:近代民主革命运动推动民族独立进程;国民革命推动了租界的收回;国际政治局势影响中国收回租界;租界变化反映了侵华势力的消长。等等。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题型,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依据材料中出明确的观点,然后依据材料和所学对于提取的观点进行论证和解读。同时注意要史论结合。比如本题可以依据材料表格中中国收回租界的时间列表从“近代民主革命运动推动民族独立进程”或者从“租界变化反映了侵华势力的消长”等提取观点;对于前者观点的论证依据表格中的信息和所学从辛亥革命、国民大革命以及抗日战争对于租界收回的角度论述;后者的观点依据材料中信息从一战后德国租界的收回、20世纪20年代英国租界的收回以及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日本租界的收回等进行论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监察官的设置源于先秦时期。秦朝,以御史监察和谏(议)大夫为主的谏官谏议,随着专制集权制度的确立而制度化。汉代御史秩皆六百石,隋唐御史在六品至八品之间……监察御史等监察官的选授权多集中在皇帝手中,并且要求严格。明代要求“(御史)当用清谨介直之士。清则无私,谨则无忽,介直则敢言”,且“新进初仕,不许除授御史”。自秦汉历唐宋至明清,御史由所属机构多变动、仍身兼他职的监察官发展成机构完全直属皇帝、专司监察的官员。古代监察制度中,监察官多享有独立行使职权的权力。隋唐以后,御史监察机构作为独立的职能部门,一般不接受任何一级行政长官的指令。……御史之外还常派使臣临时巡察地方。常驻与巡察,例行与不定期巡察相结合,表明了对地方吏治的格外重视。

——摘自《中国古代御史、谏官制度的特点及作用》

材料二  清政府1908年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规定,“上自朝廷,下至庶民,均守钦定宪法,以期永远率循,罔有逾越”;“已定之法律,非交议院协赞”,君主也无权“以命令更改废止”。这种一切权力都是法律监督对象的宪政观念的诞生、传播和逐步被接受是法律监督近代化的最大成就。清末新政以后,逐步确立了立法、行政、司法和审计监督等各种法律监督于一体的综合监督体制和分权制衡的法律监督原则。随着报纸等新式传媒工具出现和“庶政公诸舆论”等立宪指导思想的公布,“庶人不议”的禁令被解除了。

——摘自《简析法律监督体制的近代化》

材料三:美国的建国者从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制衡体制,以防止某一分支的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美国没有建立统一的监察体系,行政的监督任务被分散到各个行政部门分别执行。美国的行政监督系统包括议会监督系统、政府内部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等,其中并没有设立专门负责行政效能监察的机构。在美国效能监察和廉政监察基本是并重的,“好的政府就是高效廉洁的政府”。

——摘自《西方国家行政监察制度的特点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晚清时期与近代西方监察制度的异同点。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时期与近代西方监察制度的共同影响。

 

 

查看答案

1902年,梁启超在“中国民族”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中华民族”。五四运动之后“中华民族”一词逐渐普及,抗日战争胜利后真正深入人心。“中华民族”概念从产生到深入人心的历史背景是

A. 维新思想的传播

B. 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危机与救亡交织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一副抗战时期的漫画,此漫画主要反映了

 

 

A. 日军速亡中国企图的破产

B. 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

C. 中国抗战急需国际支援

D. 中国军队已经扭转战局

 

查看答案

下表为民主革命时期,中共领导的陕北地区民主代议机关名称的变化。这一变化源于

 

开始时间

代议机关名称

1934年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陕甘边区苏维埃代表大会

1936年3月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陕北省苏维埃代表大会

1937年5月

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议会

1938年11月

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参议会

1945年10月

陕甘宁边区下辖县(乡)将参议会改为人民代表大会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性质的认识

C. 国共两党阶级斗争的推动

D. 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

 

查看答案

1928年6、7月间召开的中共六大指出:党在苏区今后的任务是“发展苏维埃根据地,夺取新的区域,巩固新的区域,这种区域是要成为更大发展基础”“最大限度发展正式工农革命军——红军”“彻底实行土地纲领”等等。这表明当时

A. 党内“左”倾错误得到了纠正

B. “井冈山的斗争”产生了一定影响

C. 党的工作重心开始发生转移

D.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成为全党共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