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对比下列甲、乙两图,由甲到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废丞相加强君主专制 B. 以...

对比下列甲、乙两图,由甲到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废丞相加强君主专制

B. 以分权形式实现集权

C. 官僚机构职能的变更

D. 中央官吏数量的增加

 

B 【解析】 甲图反映的是三公九卿制,乙图反映的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下相权被一分为三,体现了通过分化宰相的权力以达到加强专制皇权的目的,故选B。明朝朱元璋才废除丞相,排除A。官僚机构职能的变更属于现象而非本质,排除C。中央官吏数量的增加属于现象而非本质,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认为,从西周到春秋的社会是一个“世袭社会”,而从秦汉至晚清两千多年的社会发展趋势看,最终是走向了一个“选举社会”,但在“选举社会”形成过程中又夹持一个“世袭社会”的回潮。下列反映的选官制度属于这一“回潮”时期的是

A. “凡周之士,不(丕)显亦世”

B. “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策良将怯如鸡”

C.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D. “莫愁寒族无人荐,但愿春官把卷看”

 

查看答案

据《汉书》载,海昏侯刘贺不学无术、不尊礼仪、掠取女子,终被霍光所废;近年对刘贺墓考古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绘有孔子图像、载其传记的矩形铜镜。有人据此判断,刘贺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素养的宗室贵胄,《汉书》中对刘贺的记载不足为信。据此可知

A. 出土文物最接近于真实的历史

B. 文献记载具有主观性不足为信

C. 史料实证需要科学严谨的态度

D. 历史叙述相互印证可还原真相

 

查看答案

西汉初年,萧何以《秦律》为基础,增《户》、《兴》、《厩》三篇,制成《汉律》9章。后又一再增补,至武帝时,增至359章,大辟(死刑)409条,1882事,死罪决事比(判例)13472事。这说明

A. 汉自武帝后以法家思想治国

B. 武帝强化法制加强中央集权

C. 汉代承秦制以暴政控制人民

D. 汉代君主专制得到空前强化

 

查看答案

西汉时大将军霍光废昌邑王而丞相杨敝事前不预知。光谓:“此内朝事也,无关外朝也。”这表明当时的丞相

A. 对政事的决策权大大削弱

B. 已完全失去位尊权重的地位

C. 开始接受内朝官员的监督

D. 已逐渐丧失皇帝对他的信任

 

查看答案

以下是有关“司隶校尉”一职的史料记载,据此可以断定,司隶校尉

史料

出处

“司隶校尉,(汉)武帝初置”,“纠皇太子、三公以下及旁郡国,无所不统。”

《北堂书钞·设官部》

汉宣帝时,盖宽饶为司隶校尉,“刺举无所不避,大小辄举,所劾奏众多,……公卿贵戚及郡国吏繇使至长安者,皆恐惧莫敢犯禁,京师为清”。

《后汉书·百官志》

“司隶校尉,周官也。(汉武帝)征和中……乃依周置司隶。”“……持节,掌察举百官以下,及京师近郡犯法者。”

荀绰《晋百官表注》

 

 

A. 始设于汉武帝时期

B. 负责监察各级官员

C. 与刺史的地位相当

D. 其职责在不断扩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