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90年代,中国城镇居民须与国营粮店建立供给和消费关系,由粮店按规定标准定期供应粮油。城镇间人口迁移和农业人口进城都要办理“粮油关系”。2001年国家正式取消这一做法,其目的是
A. 消除城乡区域差别
B.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C. 开启农产品商品化
D.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1990年我国出口总额达到了621亿美元,对外贸易实现了顺差,改善了自1984年以来连续逆差的状况。到1991年6月底,国家外汇储备已上升到330亿美元。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中国
A. 经济结构渐趋于合理
B. 已形成典型的外向型经济
C. 现代化建设成效显著
D. 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1990年,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资产评估中心成立。第二年,国务院颁布了《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提出在发生资产拍卖、转让,企业的兼并、出售、股份经营,中外合资企业或中外合作项目,企业租赁等情形时必须对国有资产进行评估。这表明我国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 企业管理体制改革走向深入发展
C. 加人世界贸易组织步伐加快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
下图反映了新中国
A. 城镇人口所占比重的变化
B. 农业产值所占比重的变化
C. 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
D. 公有经济所占比重的变化
1980年,中共中央的一份会议文件指出:“在生产队的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的,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没有什么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这一论断
A. 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所有制结构
B. 有利于农业体制改革的进行
C. 彻底地消除了“左”倾错误思想
D. 活跃了城乡间农业商品市场
1957年,国务院文件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方针,是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础上,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农业人口大量外流,不仅使农业劳动力减少,而且会使城市增加一些无业可就的人口,给城市带来不少困难。”并于次年取消了户口自由迁移制度。这一举措
A. 确保了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
B. 推动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顺利起步
C. 保障了新中国经济战略的实施
D. 突出了农业在经济计划中的中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