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计划时期苏联援建的工程进入实际施工的共有150项:军工企业44个,冶金业20个,化工业7个,机械加工24个,能源52个,轻工医药3个。这些项目的建设
A. 推动了“一边倒”外交方针形成
B. 奠定了中国工业化初步基础
C. 彻底改变了工业布局的不合理性
D. 确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体系
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批准了共产党发起,并协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及民主人士召开新政协会议及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建议。全会决议指出:“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制度,在人民民主革命胜利以后,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必须强化。”由此可见,七届二中全会
A. 对建立新型政权作出重要论断
B. 标志着中共成为新的执政党
C. 开创了中国新型政治协商制度
D. 得到中国各政党的广泛拥护
理论界对五四运动有着不同看法。第一种观点认为“五四”精神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第二种观点认为,“五四”运动表现最充分、最强烈的是“科学与民主精神”。第三种观点认为,人的启蒙是五四运动的精髓和真谛。这说明
A. 历史事件难以客观评价
B. 阶级立场决定历史解释
C. 历史研究丰富历史认识
D. 时代变迁影响历史结论
近代前期,林则徐、魏源高举“经世致用”旗帜以求纾解民困、匡时济世的良策,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仍受当时盛行的“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梁启超在《古议院考》中强调中国古代早有“议院”,只是被后来的“民贼”湮没。这表明近代前期的中国
A. 强国御侮的探索深受传统文化影响
B. 传统文化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发展
C. 西学传播彻底瓦解了传统思想观念
D. “托古改制”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明太祖强调:“盖蛮夷非威不畏,非惠不怀,然一于威则不能感其心,一于惠则不能慑其暴。”明成祖也认为:“驭夷狄有道,谨边备是也……其来侵犯,则有以御之;其来归服,则有以处之。”这反映出明初统治者
A. 认识到必须改变传统“华夷”观念
B. 强调完善民族地区的行政机构
C. 意识到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性
D. 注重稳定边疆秩序以巩固统一
如表为历史典籍中关于宋代的某些记载。这些记载反映出宋代
出处 | 记载内容 |
《续资治通鉴长编》 | 普(宰相)尝以隙地私易尚食蔬圃……营邸店,夺民利 |
《续资治通鉴长编》 | 鲁宗道为谕德(官职)时,居近酒肆,尝微行就饮肆中 |
《治资治通鉴长编》 | 敏中(参知政事)因密使吏访其贼,吏食于村店 |
《宋史》 | 街道卒除道,侵子融邸店尺寸地,至自诣开封府诉之 |
A. 社会习俗受商业冲击彻底改变
B. 政府对重农抑商政策作出重大调整
C. 商品经济较前有了明显的发展
D. 政府官员经营商业使社会矛盾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