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记载,以机器为核心的工厂曾引起了激烈的武装抗议。1811至1816年间,英国爆发了卢德运动。手工业工人认为机器是他们低工资和失业的罪魁祸首,他们结成组织,捣毁纺织机器。运动在被镇压后很快销声匿迹。这表明
A. 英国工厂制度存在严重的弊端
B. 工业化进程中阶级矛盾有所激化
C. 手工业工人不能接受技术革新
D. 工人们追求建立平等公正的社会
如图为《民法大全》中所载的古罗马著名法学家乌尔比安的论述。其意在强调
A. 人的自然权利是平等的
B.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奴隶制度违背法的精神
D. 法律具有至高权威性
“一五”计划时期苏联援建的工程进入实际施工的共有150项:军工企业44个,冶金业20个,化工业7个,机械加工24个,能源52个,轻工医药3个。这些项目的建设
A. 推动了“一边倒”外交方针形成
B. 奠定了中国工业化初步基础
C. 彻底改变了工业布局的不合理性
D. 确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体系
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批准了共产党发起,并协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及民主人士召开新政协会议及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建议。全会决议指出:“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制度,在人民民主革命胜利以后,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必须强化。”由此可见,七届二中全会
A. 对建立新型政权作出重要论断
B. 标志着中共成为新的执政党
C. 开创了中国新型政治协商制度
D. 得到中国各政党的广泛拥护
理论界对五四运动有着不同看法。第一种观点认为“五四”精神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第二种观点认为,“五四”运动表现最充分、最强烈的是“科学与民主精神”。第三种观点认为,人的启蒙是五四运动的精髓和真谛。这说明
A. 历史事件难以客观评价
B. 阶级立场决定历史解释
C. 历史研究丰富历史认识
D. 时代变迁影响历史结论
近代前期,林则徐、魏源高举“经世致用”旗帜以求纾解民困、匡时济世的良策,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仍受当时盛行的“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梁启超在《古议院考》中强调中国古代早有“议院”,只是被后来的“民贼”湮没。这表明近代前期的中国
A. 强国御侮的探索深受传统文化影响
B. 传统文化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发展
C. 西学传播彻底瓦解了传统思想观念
D. “托古改制”是历史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