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钱穆曾形容西周的分封:镐京与鲁曲阜,譬如一椭圆之两极端,洛邑与宋则是其两中心。周...

钱穆曾形容西周的分封:镐京与鲁曲阜,譬如一椭圆之两极端,洛邑与宋则是其两中心。周人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抑殷宋於肘掖间,这是西周的一个立国形势,而封建大业即於此完成。这表明西周的分封

A. 促进了族群的融合

B. 稳固了统治秩序

C. 增进了文化的交流

D. 保障了贵族特权

 

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西周分封制的影响。钱穆在研究中指出西周分封的战略要地都被姬姓诸侯所占据,而旧的贵族都被包围在其中,这样就起到“封建诸侯,以藩屏周”的目的,因此选择B选项;族群的融合主要是族群之间的交流碰撞,以及文化的相互交流,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这一内容,A和C选项错误;贵族的特权主要是通过分封宗法制和世卿世禄制得到巩固,D选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辽国为契丹族所建,神册元年(916)阿保机称帝建号伊始,即着手祀天礼神。他就首位尊奉对象征询群臣,“太祖同侍臣曰:‘受命之君,当事天敬神。有大功德者,朕欲祀之,何先?’皆以佛对。太祖曰:‘佛非中国教’.(耶律)倍曰:‘孔子大圣,万事所尊,宜先太祖大悦,即建孔子庙,诏皇太子春秋释奠。”阿保机还吸收儒生参政,他任用蓟州玉田人韩知古“总知汉儿司事,兼主诸国礼仪”,“授据故典,参酌国(契丹)俗,与汉仪杂就之,使国(契丹)人知而行之。”在此影响下,一些契丹贵族也主动推行儒教,如渤海人大公鼎在良乡,“建孔子庙学,部民化服。”

——摘编自赖美琴《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凝聚力》

(1)根据材料,指出阿保机尊祀孔子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阿保机的行为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意义。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造成了美国对联合国热不了亦冷不得的关系模式。联合国建立之初,美国上上下下充满了理想主义的乐观情绪。杜鲁门总统强调,它不是可能而是肯定会造就未来的和平。按《费城调查者》的观点,联合国宪章确立了“历史上最强有力的防止战争的机构”。此后到60年代初,有人称这段时间的联大为美国的“表决机器”。到了80年代,华盛顿的倾向是把联合国看作捕蝇草,认为接近它必须小心,也许最好是敬而远之。国务院的流行观点是:在联合国美国应当尽可能少地提创议,因为从那里是不可能指望得到好处的。

——李少军《评美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历史进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联合国建立之初美国乐观情绪的由来。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影响美国对联合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因素。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01年,慈禧太后下诏变法,提出“欲求振作,须议更新”。此后不久,清政府“著派沈家本、伍廷芳,将一切现行律例,按照交涉情形,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议,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清政府强调,修律“不戾乎我国世代相沿之礼教、民情”,“兼采列邦之良规,无违中国之礼数”。1908年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虽君民上下同处于法律范围之内,而大权仍统于朝廷,虽兼采列邦之良规,而仍不悖本国之成宪。”1910年颁行《大清新刑律》,在立法原则、法典体例等方面,都体现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特征。1911年完成了《大清民律草案》,在结构和内容上大体仿效德国和日本民法,采用诚实信用、契约自由和保护私有财产的原则,规定了法人制度、土地私有权制度等。民律草案的制定,改变了中国诸法合体的旧法律编纂体例,标志着私权观念在中国的兴起,是促进市民社会在中国成长的阶梯。

——据曹全来《国际化与本土化:晚清法制改革的两个目标》

(1)根据材料,指出晚清法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法制改革的积极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彼特拉克(1304—1374)“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中……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布拉乔利尼(1380—1459)“贪婪”和“占有欲”是人的本能,“金钱对公共福利和市民生活都是非常有益的。”

阿尔贝蒂(1404—1472)财富的日益增长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拉伯雷(1493—1553)“随性所欲,各行其是。”

法国蒙田(1533—1592)“只有怀疑才能判断和论定。”

布鲁诺(1548—1600)“为真理而斗争是人生最大的乐趣。”

马布利(1709—1785)“法律越严,财产不平等的危害就越小。”

卢梭(1712—1718)“创建一种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维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人身和财产的结合形式,使每一个在这种结合形式下与全体相联合的人只不过是他本人,而且同以往一样自由。”

霍尔巴赫(1723—1789)“一切道德法则都从理性中发出。根本不存在什么神。”

狄德罗(1773—1784)“以绞杀或废除暴君为结局的起义行动,与暴君前一日任意处理臣民生命财产的行为是同样合法的。暴力支持他,暴力也推翻他。”

 

 

上表为近代西方历史人物的言论。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世界史的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体现关联,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初,针对满洲贵族依仗特权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谕令禁止;刊税例木榜于各关,“并商要往来之孔道,遍行晓谕”,对“私行滥收”的官吏“依律治罪”,以促进全国各地商品的流通。康熙中期以后,清政府在工商业领域实行商专卖政策,这种封建王朝垄断控制工商业的形式,较之明代弊端丛生的官专卖制有了明显改进,国家变直接干预经济为利用专商间接遥控。但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又不能超越作为地主制经济补充的界限,否则就要危及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因此清政府便用榷关、牙行和行会制对民间商业进行控制。允许适当发展,又不允许超过限度,清前期的主要手工业品的生产和销售以及与市场的关系,就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有了一定的发展。

——据李绍强《论清代主要手工业产品与市场关系》

(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前期工商业管理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特点的社会成因。

材料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革命形势的发展使清朝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惶恐不安,“无业游民生计日绌……民不聊生,人心思变”。为此,清政府从减免赋税方面对各地推广和改良手工业的做法予以支持;在“振兴实业”的口号下,清朝中央和各省掀起了一股兴办工艺传习机构的热潮。各省工艺局传习科目不是适合于出口贸易的初加工手工业,就是具有本省特色的民族传统手工业,其主旨在于传授谋生手段、化除“游民”,达到教养兼施的目的。1905年11月,商部颁发《出洋赛会通行简章》,鼓励商人参加国际赛会,对参赛货物免去关税。晚清在近代手工业经济中实现了角色的转换,这是一种积极的行为。但晚清政府没有、也不可能认识到近代手工业作为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中间经济的地位和功能,从而就手工业向现代工业的过渡转化这一关键问题采取治本之方。

——据彭南生《晚清手工业经济中的政府行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影响晚清手工业政策的时代因素,并简要评价这种政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