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17年有一则启事说:“每个自由之子,快来吧!把话传过去,我们就要来了。拿起你...

1917年有一则启事说:“每个自由之子,快来吧!把话传过去,我们就要来了。拿起你的枪,亮给德国佬看,扬起旗帜吧,我们从来不畏艰难。我们不会回头,直到战争终了。”这个启事的背景是

A. 俄国发生大革命,共产党号召群众革命

B. 奥地利政局改变,号召人民抵抗德国

C. 英国决心参战,开始与德、奥等国作战

D. 美国宣布参战,要招募人民从军入伍

 

D 【解析】 题干指的是向德国宣战,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为了退出一战,与德国签订了和约,故排除A;题干材料涉及的是对德宣战的信息,未涉及政局改变,故B错误;1914年一战爆发后,英国就参战了,故“决心参战”的表达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美国在1917年4月宣布参战,并且材料描述的信息是美国在招募人民参军入伍的信息,与史实相符,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战国至汉初,实行新的军功爵制。不仅爵级繁细,而且爵位下移,爵秩不再是某一阶级的专利品,而成了社会各阶层都有权攀登的进身之梯。军功爵制

A. 有助于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

B. 使宗法制得到很好的延续

C. 表明了人才选拔制度的完善

D. 导致了分封制度彻底瓦解

 

查看答案

对历史事件的分类整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有一位同学将历史上重大改革分为两类:a类——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b类——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其分类标准是

A. 是否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 是否是向国外学习为主的改革

C. 是否导致原来社会性质的改变

D. 是否以解决民族危机为其目的

 

查看答案

《海国图志》是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的产物,但是到甲午战争前在中国社会几乎没有引起反响;但是在日本明治维新时代,《海国图志》成为日本知识界畅销的读物。《海国图志》在中日两国不同的命运表明

A. 中国的知识分子大多只关注科举考试,不关注社会变化

B. 日本民众在明治维新时期对西方了解远远超过中国

C.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生产方式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D. 中国社会农耕文明“内敛”的思维方式抵制外来知识

 

查看答案

“它是当时处于萌芽状态的资产阶级为发展起争执和经济利益,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开展的反对教会精神为代表的封建文化的斗争。”材料评价的是

A. 智者运动

B. 文艺复兴

C. 宗教改革

D. 启蒙运动

 

查看答案

法国某作家曾对巴尔扎克说:“你既有能力而也愿意描绘人类如你所眼见的。好的!反之,我总觉得必要按照我希望于人类的,按照我相信人类所应当有的来描绘它。”材料表明这位作家所遵循的创作方法是

A. 古典主义

B. 浪漫主义

C. 现实主义

D. 现代主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