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由于这种种发展的结果,英国到1800年时生产的煤和铁比世界其余地区合在一起生产的还多。更明确地说,英国的煤产量从1770年的600万吨上升到18OO年的1200万吨,进而上升到1861年的5700万吨。”材料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新航路开辟对英国的影响
B. 殖民地对煤的需求急剧增加
C. 改良蒸汽机的发明与推广
D. 钢铁工业成为英国支柱产业
1609年,应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邀请,格劳修斯发表了《论海上自由》,主张海洋应该为人类共同所有、自由利用,“每个国家均可自由地(通过海洋)穿行到另外一个国家,并可自由地与之进行贸易活动”。下列对材料的评述正确的是
A. 成为引发英荷战争爆发的导火线
B. 标志着资本主义自由放任政策的形成
C. 为荷兰海外殖民扩张进行了辩护
D. 对英国的殖民霸权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1565年,西班牙侵入菲律宾后,派“圣·巴布洛”号大帆船满载亚洲的香料,从马尼拉运往墨西哥南海岸的阿卡普尔科。此后,中国的丝绸、瓷器等源源不断地输入拉丁美洲各地,墨西哥银元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形成繁荣的“太平洋丝绸之路”。这条丝路的形成直接受益于
A. 迪亚士的远航
B. 达·伽马的远航
C. 哥伦布的远航
D. 麦哲伦船队的远航
在一次西班牙关于哥伦布计划的专门审査委员会上,一位委员问哥伦布:即使地球是圆的,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东方,回到出发港,那么有一段航行必然是从地球下面向上爬坡,帆船怎么能爬上来呢?对此问题,口若悬河的哥伦布也只有语塞。这直接反映了
A. 地圆学理论尚不完备
B. 开辟新航路阻力很大
C. 哥伦布并无实际能力
D. 西班牙政府封建保守
《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入田货。”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
A. 增加赋税收入
B. 限制商人经营范围
C. 保护小农经济
D. 加强商人户籍管理
明初,苏州府的吴江县震泽镇有“千百家,到了乾隆年间居民且二千家”,“栋宇鱗次,百货俱集,以贸易为事者,往来无虚日”。由此可见,清初
A. 农村集镇发展迅速
B.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 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D. 农耕文明渐趋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