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祈盼“五谷丰登”和“六畜兴旺”是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这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重要特点是
A.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B. 以种植为主,家畜养殖为辅
C. 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D. 采用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
西周时,封建领主把统治中心近郊的土地,分给同族的普通人耕种,称其为“国人”。他们不负担租税,只负担军赋和兵役。还可以接受军事训练和礼仪学习的教育。由此可知西周的“国人”指的是
A. 奴隶
B. 平民
C. 农民
D. 贵族
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中指出:“孟子对于农商一律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政策者,始自商鞅。”这主要是因为
A. 孟子以前中国经济是商品经济
B. 孟子以前中国的商业活动对经济的整体影响微乎其微
C. 商鞅的时代,商业活动已经严重干扰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D. 商鞅的时代,小农经济迅速成长
《尚书·酒诰》记载:“殷民‘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这说明
A. 商业开始出现
B. 长途贩运的经商风在商朝盛行
C. 商代已有职业化的商人
D.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战国策》记载:“夫存韩安魏而利天下,此亦王之大时已。通韩之上党于共、莫,使道已通,因而关之,出入者赋之……共有其赋,足以富国。”这体现了当时
A. 商业税收是国家的主要财政来源
B. 关税收入对于诸侯国的重要性
C. 交通便利使韩魏间商业活动频繁
D. 长途贩运促使了商业获利丰厚
战国《管子海王》记载“今铁官之数曰……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然后)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大锄),若其事立。行服连轺輂(车)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据此可以推知战国吋期
A. 铁官掌控铁器生产使用
B. 自然经济成为生产常态
C. 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D. 具备小农经济形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