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98年,康有为主张废除科举制,引起了读书人的强烈反对,而1905年清政府废除...

1898年,康有为主张废除科举制,引起了读书人的强烈反对,而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却未引起太大的反响。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新式教育逐步得到认可

B. 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C. 出国留学影响不断扩大

D. 清政府的强力推行

 

A 【解析】 从1898年到1905年,对于废除科举制的态度上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这一变化主要是新式教育的推广收到了成效,受到了认可,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与此无关;C选项说法不正确,当时出国留学还不被人接受;D选项错误,清政府并没有强力推行新式教育。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多种土地制度,如曹魏的屯田制、南朝宋颁布的占山令、北魏的均田制等。其影响是

A. 解决了人地矛盾问题

B. 实现了社会长期稳定

C. 促进了经济重心南移

D. 调整了农业生产关系

 

查看答案

韩非子指出:“万乘之君无备,必有千乘之家在其侧,以徙其威而倾其国。是以奸臣蕃息,主道衰亡。”这一观点的实质是

A. 加大统一战争力度

B. 要求君主重视国政

C. 提醒注意权臣乱政

D. 加强君权提升主威

 

查看答案

2013年3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媒体时说,引用“治大国如烹小鲜”强调领导者治国要有的态度。原话出自“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其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这引文体现的思想是

A. 儒家思想

B. 道家思想

C. 法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查看答案

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也承认“涂之人(普通人)可以为禹”。两者的共通之处是

A. 主张克己复礼

B. 通过教化使人从善

C. 批判无道君主

D. 认为“人性本善”

 

查看答案

春秋时期成书的《国语》主要记载各国公卿之“语”,而战国时期的《战国策》则主要记载游士之“策”。这种变化表明编者

A. 注重史书编写体例的创新

B. 推崇法家富国强兵之术

C. 对社会权势变动有所意识

D. 全面记录各国历史风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