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洪武三年(1370年),山西行省言...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洪武三年(1370年),山西行省言:大同粮储,自陵县运至太和岭,路远费重。请令商人于大同仓入米一石,太原仓入米一石三斗,给淮盐一引(一种领盐凭证,每引二百斤)。商人运粮毕,即以原给盐引数童赴所在官司缴之(以取盐),如此则转运费省而军备之用充矣。帝从之,召商输粮而与之盐,谓之开中法。

——摘编自《明史·食货志》

材料二  伴随着开中法的实行,山西商人迅速发展壮大,并且产生许多大盐商。但由于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专门机构能够保证开中法的严格实行,商人为了得到食盐所面临的困难非常大。即使是在理想的条件下,一个商人要完成这一交易也需要大约两年,甚至五六年时间。此外,在开中法逐渐提高门槛的局面下,只有能与官府勾结的大盐商才可以逐渐生存下来。

——摘编自《晋商研究》2008年第一辑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初颁布开中法的原因及实施方案。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明初推行的开中法予以评价。

 

(1)原因:明初北部边境军粮运输路远费重;政府以盐引换取民间商人运输服务满足军粮需求。 方案:召集商人把官粮自费运输到边境,政府对其支付淮盐盐引,商人以盐引得到食盐后出售回本获利。 (2)评价:进步性:官民合作有利于解决军粮运输困难;客观上有利于晋商的崛起。 局限性:缺乏专门的权力机构保证开中法的执行;开中法完成交易周期长; 易滋生官商勾结腐败现象。 【解析】 (1)原因:从材料“大同粮储,自陵县运至太和岭,路远费重”、“请令商人于大同仓入米一石,太原仓入米一石三斗,给淮盐一引”、“如此则转运费省而军备之用充矣”可知明初北部边境军粮运输路远费重;政府以盐引换取民间商人运输服务满足军粮需求。方案:从材料“商人运粮毕,即以原给盐引数童赴所在官司缴之(以取盐)”商人将粮食运到边境,官方给对方盐引取盐,然后卖出赚取利润。 (2)评价:进步性:从材料一可以得出官民合作有利于解决军粮运输困难;从材料二“山西商人迅速发展壮大,并且产生许多大盐商”客观上有利于晋商的崛起。局限性:从材料“但由于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专门机构能够保证开中法的严格实行,商人为了得到食盐所面临的困难非常大。即使是在理想的条件下,一个商人要完成这一交易也需要大约两年,甚至五六年时间”可知缺乏专门的权力机构保证开中法的执行;开中法完成交易周期长;“只有能与官府勾结的大盐商才可以逐渐生存下来。”可知容易滋生官商勾结的腐败现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文化发展中,某一时代的主流文化(先进文化)并不是在世界范围内同时产生并发展的,而是在某一局部地区首先产生并发展起来,随后向世界各地传播的。某一时代主流文化的首先发生、发展地区,就是该时代或该文化的“文化发展中心”。人类发展史表明,“文化发展中心”是不断转移的。

——摘编自韩民青《文化的转移》

依据材料信息,提炼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所提炼的观点予以论述。(要求:从材料信息中提炼一个观点,观点明确,论述过程史实正确,逻辑清晰。)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18世纪中国的农业又有了新的跃进。明清两代的农业著作大为增多,体现了农业的新发展。粮食作物的种植是农业的中心,16世纪引进的玉米和甘薯后来推广到全国,增加了全国粮食的总产量。除了粮食外的经济作物种植也有所发展,如桑、棉、简麻等。无论是农民还是地主,他们新的选择完全是从营利出发的,地主将一部分土地用于粮食以外的其他农产品生产。一部分农户开始了新的选择,放弃了作为主业的粮食生产,专门从事其他类型的农业,成为蚕农、棉农、茶户、果农等。

——摘编自薛国中《16至18世纪的中国农业革命》

材料二  18世纪中叶,英国农业革命开始大张旗鼓推进。随着人口的增长,实行粮食生产的规模化经营变得更加有利可图。由此,中小地主开始呼吁政府和议会支持领主圈地,议会以立法形式颁布了一系列的圈地法案。圈地运动促进了土地产权及经营模式的变革,资本主义农场规模不断扩大。为了提高土地的收益,英国涌现出一大批农业改革家,如汤森德勋爵推广了四圃轮作制;苏格兰人安德鲁·米克尔发明了一款可以使用多种动力的脱拉机,解放了人力。农业革命为工业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正如琼斯所指出的:“在18世纪的英国,如果没有农业变革,没有农业产出增长,工业化与经济发展便不可能实现。”

——摘编自刘金源《农业革命与18世纪英国经济转型》

材料三  中国在1980-2010年间经历了其现代化(即带有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提高)的农业革命。把其与不同类型的农业革命相比,为我们说明的是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黄宗智《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1980-2010)》

(1)根据材料一,概括16-18世纪中国农业“新的跃进”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英农业革命的不同。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今中国应该如何提高农业发展质量与效益的认识。

 

查看答案

二战后,美国极力鼓吹贸易自由化,通过签订双边互惠贸易协定和积极推动多边谈判等方式来降低关税税率。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期,美国开始推行“公平与管理贸易”政策,以非关税措施为政策工具加强对外贸的千预。材料反映了美国

A. 旨在解决滞胀危机

B. 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下降

C. 推行经济霸权主义

D. 阻碍了经济区域化进程

 

查看答案

1949年9月戴高乐明确表示:“将来会不会有一个欧洲,就要看在日耳曼人和高卢人之间会不会直接达成一个协议。”戴高乐认为

A. 法国在欧洲联合中应起主导作用

B. 法德应单独商谈欧洲联合事宜

C. 法德和解是欧洲联合的基本前提

D. 采取邦联制利于实现欧洲联合

 

查看答案

韦伯认为“这是一种秘密的精神酵母”,它与其他因素结合而造成“西方”的兴起,亚洲人因为没有它而不可能发展资本主义,因而根本不可能真正地“发展”起来,即使他们发挥城市、生产和商业的作用也无济于事。材料中韦伯强调的是

A. 东方缺少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因素

B. 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C. 东方城市商业中产生不了资本主义

D. 东西方交流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