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朋党,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突出政治现象,由此引发了诸多争论。北宋时期欧阳修作《朋党论》,指出“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建议君王支持真朋党安定天下。清朝雍正亲自写《御制朋党论》,批评欧阳修观点为邪说,“罔上而行私,安得为道?修之为道,小人之道耳”。指出朋党“假同道之名,以济同利之实”,干扰皇帝决策,必须坚决打击。《御制朋党论》虽为雍正个人所撰,但颇能说明历代帝王对朋党深恶痛绝的心态。
——摘编自朱子彦《中国朋党史》
材料二:自同盟会开始,国民党即是一个组织松懈,纪律欠严的组织,由此辛亥革命后很快被袁世凯分化瓦解。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曾多次改组国民党,但因按指模宣誓等封建方式引发党人不满,最终均无疾而终。到1924年,国民党虽号称有20万党员,实际上多为“挂名党员”。全党没有组织、没有会议,偶尔发布的宣言,常被作为“趣闻”刊登在几家报纸上。在借鉴俄共布尔什维克组织模式基础上,改组后的国民党建立了一套全新的政党组织体系。此后国民党连续执政20余年,中国从此步入党治时代。
——摘编自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
材料三: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政协全国委员会成为同中央人民政府协议国事的机关。1956年三大改造后,中共中央明确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明确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的方针,进一步确立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格局。1993年全国人大明确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存在与发展”写入宪法。
——摘编自郭德宏《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欧阳修与雍正观点的异同,并指出朋党屡禁不止的制度根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24年国民党改组的历史背景,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政治协商会议的意义。
下图是2005年描述欧盟的政治漫画《给还是不给》,这可以用来说明
A. 欧洲东西部处于冷战状态
B. 东欧出现了严重经济困难
C. 区域差异影响一体化进程
D. 欧盟内部市场已名存实亡
1919年9月23日,列宁在给美国工人的信中提到:“在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共存的时期,我们也希望在合理的条件下给予承租权,作为俄国从技术先进国家取得技术帮助的手段。”列宁的信说明当时苏俄
A. 对经济体制进行某些新探索
B. 准备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致力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D. 为获取西方的援助不择手段
17世纪,受经典力学的影响,许多启蒙思想家相信存在着不仅控制物质世界,而且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于是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法则。这一做法
A. 巩固了经典力学的科学地位
B. 开启了对理性主义的反思
C. 阻碍了启蒙运动的深入发展
D. 固化了对人类社会的认知
罗马法规定,买卖不动产和奴隶等,除当事人亲自到场外,还必须邀请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参加,要讲规定的语言,做一定的动作才能生效。罗马法如此重视程序旨在
A. 扩大平民的参政权利
B. 增强司法审判的公平性
C. 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
D. 强化贵族的法律解释权
毛泽东提出中间地带,最初是指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亚非拉国家。20世纪60年代,“中间地带”内涵发生了变化,不但包含亚非拉国家,还包含欧洲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种变化的主要背景是
A. 冷战扩展到亚洲地区
B. 中美关系趋向正常化
C.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D. 中国周边环境的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