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空间是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舞台,同一空间的诸多历史事件往往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之间互相关联,构成一个个时间序列。下图反映了这一点。
根据材料,请先在上图所示四个历史事件(①④)之前任意位置增加一个英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历史事件,然后解释这些历史事件序列之间的逻辑关系。(求:史论结合,解释合理)
竞争是古今中外社会历史发展中的普遍现象。
材料一 古代中国人和古代希腊人都认识到竞争现象的存在,并有深入思考。他们都认为,好的竞争能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坏的竞争则会造成冲突和杀戮,导致社会的崩溃。在中国,以儒家为代表的思想家提出了符合“礼”“义”标准的“君子之争”和只顾谋求一己之私利的“小人之争”。古希腊人认为,战争这样的竞争是坏的竞争,而各种和平的竞赛活动则是好的竞争。古希腊发展出体育赛会制度,在古代中国则有作为“射礼”的竞赛活动。这些竞赛活动都带有仪式表演和道德教化的功能。古代中国通过比赛来学习礼仪和培育“君子”,古希腊的竞赛活动则承担着培育合格公民的责任。
——摘编自王大庆《试比较古代希腊与古代中国的竞争观念》
材料二 在维多利亚(英国女王,1837~1901年在位)初期,随着限制粮食进口的《谷物法》的废除,自由贸易的发展速度大为迅速。当时英国作为世界工厂,出口产品具有压倒性的竞争优势,棉纺织品、金属制品,甚至煤的产量和质量都是他国无法与之相抗衡的,即使是粮食此时也已能经受竞争的考验。因此,英国积极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用取消贸易限制的办法来扩大国外市场。1849年,英国废除实行了两百多年的《航海条例》,不再坚持用英国船只运送货物。减免了两百多种货物的进口税。1860年以后,英国与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德意志关税同盟、普鲁士、奥地利等订立了互减关税的条约,而且这些条约都有最惠国待遇的规定,即给予某一国的优惠待遇,同样也给予其他国家。
——摘编自高岱《英国通史纲要》
材料三 梁启超把竞争分为国家竞争和国民竞争。二者区别在于国家间的竞争是君主号令民众同别国竞争,民众本身处于从属地位,而国民竞争是每个人为其性命财产而竞争,强调国民的主体地位。梁启超认为,经济上的竞争比其他领域的竞争更重要。他借适者生存的进化观来说明发展工商业的必要性,“今后之天下,既自政治界之争,而移于平准(交易和经济)界之争;则我辈欲图优胜,宜急起以竞于此。”
(1)依据材料一,比较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竞争”观念的相似之处。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说明英国贸易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3)依据材料三,评述梁启超关于“竞争”的观点。
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间喜剧》是该类文学的代表作
B. 这类文学在英国的代表是雪莱
C. 中国“文革”后的伤痕文学具有类似的文学手法
D. 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在文学层面的反映
下图为1965—1995年世界出口方向(占世界总出口的百分比)示意图。它反映出
A. 贸易量是区分国家类型的主要因素
B. 国际贸易青睐于实力相似国家之间
C. 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经济联系加强
D. 二战后发达国家一直主宰世界贸易
英国历史学家哈孟德夫妇在他们撰写的《技术工人》一书中写道:“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史读起来像是一部内战史。”以下对“内战”理解准确的是
A. 议会军与国王军队的交战
B.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
C. 英国与北美殖民地的战争
D. 工业城市与乡村地区对抗
有学者指出,公元前449年,罗马颁布了第一部成文法,即《十二铜表法》,尽管后来它已经过时,但从未被正式废止,在公元1世纪,其仍然是学童记忆背诵的对象。因为该法律
A. 适应了罗马人的法律需求
B. 对维护罗马帝国统治作用巨大
C. 奠定了罗马法律规范的传统
D. 蕴含令他们自豪的自然法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