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城制宪会议上,针对修宪问题,麦迪逊提出:“应当制定条款来规定必要时候联盟条例的修订事宜,且不应当要求获得国会的同意。”在辩论中,有少数代表对此提出质疑,但赞同者显然更多。这一建议
A. 否定了人民主权的原则
B. 有利于美国政治的稳定
C. 弥补了民主共和的缺陷
D. 降低了美国国会的地位
下表为英国棉纺织厂成年工人性别比例表(%)。这表明工业革命
A. 促使产业结构发生调整
B. 导致社会阶层发生分化
C. 推动了妇女进一步解放
D. 加剧了社会矛盾的激化
在雅典,公民大会每年召开40次,其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作为公民,按照规定必须每年40次自费从居住地到达公民大会举办地,参加会期长短不定的会议。这一规定
A. 表明公民大会地位提高
B. 容易使公民失去参政的热情
C. 反映民主政治危机凸显
D. 直接推动了观剧津贴的出现
1949年6月25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指出,人民政府在政策上对严格遵守政府法令的外商企业加以保护。但从1950年12月开始,陆续对包括美国在内的某些西方国家在华企业之一切财产加以军事管制或冻结。人民政府对外企政策的变化
A. 源于中苏经济军事同盟的建立
B. 说明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
C. 体现了“另起炉灶”的外交政策
D. 反映了亚太地区局势的紧张
1944年,八路军与日军在晋绥边区黄树坪村发生战斗。对这场战斗发生的时间有如下记载,见下表所示。
后来的学者根据这些记载,并查阅当时的《抗战日报》等文献,确证战斗发生于10月23日。这说明
A. 来自不同渠道的相同结论一般较可靠
B. 无确切时间的历史叙述往往值得怀疑
C. 当事人的口述史料是寻找真相的钥匙
D. 历史真相可以在多方互证中得以还原
19世纪90年代以后,谈论西学中源的维新士人越来越多。例如薛福成就认为西方近代文明不过是“取法于中华”;郑观应也极力论证西方之算学、地理等皆源于中国古代典籍。“西学中源”说的主要目的是
A. 抵制愈演愈烈的崇洋风气
B. 减少学习西方文化的阻力
C. 阐述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D. 揭开近代西学东渐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