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张居正所立了“考成法”规定六部按账簿登记逐月进行检查,每完成一件,注销一件,否则处罚六科(负责监督)也根据账簿,要求六部汇报执行情况最后内阁对六科的稽查工作进行查实。这一方法
A. 有效防范了官员贪腐
B. 有利于工作效率提高
C. 使监察制度最终完善
D. 有利于中央集权加强
元代行省重大事务的议事程序如下:其一,长官拟定所议之事;其二,官员同堂议论;其三,长官综合所议做出裁决;其四,所有议事官员联名签字画押。这一做法
A. 便于实现对朝政的控制
B. 避免了官僚之间的内斗
C. 制约了行省长官的权力
D. 提高了行省议事的效率
实行科举制度,士人可以“怀牒自进”,只要不属于朝廷禁止入试的带罪之人和数量有限的贱民,都可以自由报考,这表明科举制
A. 实现了选举对象的自主化
B. 有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C. 有利于改善社会读书风气
D. 加强了对特权阶层的打击
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
魏晋时期经学有南北之分,“南学简约,得其精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唐初,太宗诏令文士撰成《五经正义》并颁行全国,该书考订异说而定于一尊,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依据。此举意在
A. 促进南北学术的交流
B. 构建统一的政治文化
C. 确保选官取士的公正
D. 打破士族的政治垄断
贞观十七年,因地方大旱,朝廷派遣十七道巡察使巡查地方。此外,唐前期还设有诸道采访使、观察使、宣慰使、市舶使、海运使、户口使等几十种官职。这种措施的盛行,表明
A. 唐朝地方体制存在严重弊端
B. 唐代统治者分散了地方的权力
C. 唐代重视地方制度的建设
D. 藩镇的存在分化了地方的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