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观察下图,16—20世纪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与此同时,世界也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世界历史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世界似乎“变”得越来越“大”。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阐述材料中关于世纪地球“变”的认识.(说明:可以据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论述.也可以对材料的观点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有利于防止专制和腐败,但其能否实现与制度设计、社会环境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代监察制以专制王权为中枢;监察制以服膺皇权为最高原则;监察官为维护皇权而监察百官,是天子耳目之任等等。
材料二 换言之,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树立了“国民全体”作为“国家主权”拥有者的崇高地位……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是革命党人将权力关进牢笼的一次勇敢的、大胆的尝试。
材料四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两千多年帝制传统的国度里,国家最高权力的所有者从皇帝变成了总统,民众都不太适应。而国会的运作,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的分立制衡等西方话语,中国人也一直不是很清楚。
请回答:
(1)秦朝在中央设置的“监察官”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建立监察制度的根本目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代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该政治制度在权力运行机制方面有什么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革命党人是如何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尝试“将权力关进牢笼”的。
(4)纵观上述材料,反思古代、近代的这些尝试,归纳要实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应该从哪些方面提供保障?
材料:李悝,战国初期魏国人,重农主义弃祖,法家学派创始人,开创了重农与法治结合的思想。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魏成为战国初期新兴国家,处于秦、楚、郑拉据争夺的“四战之地”。小国的生存危机驱使魏文侯启用李悝,拉开了战国大变法序幕。李悝废世袭特权,选贤为官。废井田允许土地买卖,尽地利之教鼓励垦荒,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发展,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是国封建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实行平余法,国家控制粮食购销和价格,一以调剂各地货物供应、调节粮价、备荒服恤。建武卒制,奖励优秀士兵,按作战特点重新编排士兵。为进一步变法和巩固变法成果,李悝集前朝和各诸侯国法律大成,编定了法家学说奠基之作《法经》,凡六篇:《盗法》、《绒法》、《囚法》、《捕法》、《杂律》、《具律》,实行法治。《法经》确定了“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的法治原则,法治取代了礼治。《法经》是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系统的成文法典,是中华法系形成和走向成熟的蓝本,从《秦律》到汉代法律九篇,从《唐律》到明清刑律,无不秉承李悝立法原则。变法使魏走向富强,各国纷纷变法,汇成了一股时代潮流,为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铺平了道路。
——摘编自《法家始祖李悝与李悝变法及<法经>》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李悝的变法思想,结合所学知识筒析李悝变法的原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李悝变法的影响。
有学者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形成的这一制度,主要体现一种精英参政,区别于自下而上选举基础之上的广泛的公民参政,它是对中国政体(中国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种补充体制。这一制度是
A. 村民自治制度
B. 政治协商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题文)193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贸易协定法案》,授权总统给那些对美国产品做出类似让步的国家提供低至50%的关税率.到1935年底,美国与14个国家达成了这样的协议,到1945年达成协议的国家总数增至29个.它反映了美国政府
A. 谋求国际贸易体系的主导地位
B. 结束新政恢复自由贸易
C. 以贸易合作强化反法西斯同盟
D. 干预国际贸易转嫁危机
1904年,上海天足会发行了书目30多种,其中包括《张尚书(之洞)劝戒缠足章程叙》、《袁宫保(世凯)劝戒缠足示》、《劝戒缠足示谕》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国政府颁布废止缠足法令
A. 民国政府颁布废止缠足法令
B. 移风易俗借助了官方的权威
C. 上海率先出现社会习俗的嬗变
D. 废止缠足已为社会各阶层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