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历史:1840~1949历史现场》中叙述了这样的场景:“有六位学士路遇义和团,因身边带有铅笔一支,洋纸一张,便被乱刀拿下。还有一家因有一根火柴,结果一家八口全部被杀。”这反映了义和团
A. 滥杀无辜百姓
B. 盲目排斥洋货
C. 极端排外情结
D. 维护传统社会
“但这一战争并没有促使中国人惊醒……他们拒不承认中国在军事上的劣势和在政治上的衰退,这样他们便让自己继续沉睡了二十年。”这段话中的“战争”是指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是指
A. 英国推行炮舰政策
B. 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C. 中国社会全而落后
D. 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清朝谈判大臣对鸦片战争后某一条款的订立颇为得意,认为把清政府最担心的麻烦——诉讼推给外人处置,有使中英之间的商务矛盾不至于上升为两国间武力冲突的好处。该条款涉及
A. 割让香港岛
B. 领事裁判权
C. 巡查贸易权
D. 关税协商
1962年,溥仪在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时说:“我曾经做了四次皇帝……第四次当皇帝,是在前年……现在我同其他中国人民一样,是一个‘集体皇帝’。”此处“集体皇帝”的说法意在强调,溥仪当时
A. 已当选为人大代表
B. 被指定为政协委员
C. 成为一名普通公民
D. 梦想重新登基称帝
“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要大合唱,就要有指挥,这个指挥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来看,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胜任。”这里的“大合唱”指的是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各民主党派直接参与政府管理
C.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 民主党派在新中国取得合法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