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清人记载,无锡地区的一部分农民一年四季中只有三个月“食于田”,其余九个月则“以布易米”来维持生活。商人在无锡地区收购的布匹每年不下数十百万,再把这些布匹泛舟而鬻诸北,运销至淮、扬、高、宝等处。这说明当时无锡地区
A. 农业手工业商品化程度高
B. 小农经济逐渐解体
C. 是全国商品长途贩运中心
D. 农村地域分工明显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外国棉货输入一度十分强劲,在入口诸货中,除鸦片外,棉货占绝对多数。不久后,英国在华棉布销售出现徘徊不前的局面,其销售份额棉布不及英国海外市场的10%,棉纱的3%其主要原因是中国
A. 普通民众极端贫困的制约
B. 传统经济结构根深蒂固
C. 民众内敛式消费观的影响
D. 传统手工业的优势犹存
图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示意图,造成G段发展趋势的原因是
①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洗劫和破坏
②美国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
③官僚资本的压榨
④国民党政府大举内债,溢发纸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下表为中国茶叶、生丝出口数量统计表(单位:担)该表反映了
| 1830——1833年 | 1868年 | 19世纪70年代末 |
茶叶 | 年平均328000 | 1440000 | 2000000 |
生丝 | 年平均8000 | 57000 | 80000 |
A. 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 种植区扩大促进丝茶出口增加
C. 中国丝茶在国际市场占主导地位
D. 农村自然经济解体范围逐步扩大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后,欧洲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但结果却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其原因不包括
A. 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
B. 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数量不多
C. 条约内容没有得到真正实施
D. 中国白银大量外流民众购买力低下
晚清时期“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鹜,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股为幸。”这一现象说明
A.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B. 部分手工工场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
C. 洋务运动推动近代民族工业发展
D. 现代企业制度在中国已经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