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太平广记》记载:“汉郭况,光武皇后之弟也。累金数亿,家童四百人。以金为器皿,铸...

《太平广记》记载:“汉郭况,光武皇后之弟也。累金数亿,家童四百人。以金为器皿,铸冶之声,彻于都鄙。时人谓郭氏之室,不雨而雷,铸冶之声盛也。”材料反映出

A. 该私人作坊规模宏大

B. 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C. 其手工生产成本高昂

D. 政府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A 【解析】 根据材料“铸冶之声,彻于都鄙……不雨而雷,铸冶之声盛也”可知郭况家中有私人纺织作坊且规模宏大,实质上反映了汉代私人纺织作坊的规模大,故选择A选项;明代中期开始,民营手工业超过了官营手工业,故排除B选项;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手工业的成本高昂,故排除C选项;结合所学,中国古代重农抑商,不可能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选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198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

 

 

时间

1953~1957年

1958~1962年

1963~1965年

1966~1970年

1971~1975年

1976~1980年

1981~1985年

年均增长率

4.5%

4.3%

11.1%

3.9%

4.0%

5.1%

8.1%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二  1952~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年

1956年

公有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材料三  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

 

 

 

 

 

类别年份

国有及有控股工业

 

 

 

集体工业

城乡个体工业

其他经济类型工业

1978年

77.6%

22.4%

 

 

 

 

 

1997年

26.5%

39.1%

17.9%

18.5%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8~1962年,1966~1970年两次农业总产值下降的共同原因。总结这两个时期经济建设的教训。

(2)分析材料二,指出1952~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意义。列举此时期我国主要经济建设成就。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与1978年相比,1997年的经济成分有何变化?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97年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4)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宏伟历程,我国经济体制经历了怎样的转型?你认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有哪些主要经验值得借鉴?

 

查看答案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形成的对外开放的格局特点是

A. 立体化

B. 全方位

C. 多层次

D. 宽领域

 

查看答案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从经济上看

A.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B. 促进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和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C. 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D.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难以独立发展

 

查看答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互动的整体化趋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为论证该观点,你将选择的论据有

A. 日益明显的国际分工,促进了国际间的贸易增长

B. 飞机、轮船的发明,密切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

C. 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D. 通讯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各地商业信息的交流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的商业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A. 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主要财源

B. 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C. 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D. 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