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认为善是人生的最高的目的,也是最高的道德价值。他十分重视道德教育,一生孜孜不倦,和人辩论就是在进行道德教育。他认为
A. 美德是由教育而来的
B. 人是万物的尺度
C. 我爱吾师,我更爱真理
D. 人应该认识你自己
有诗云“狂僧挥翰狂且逸,独任天机摧格律。龙虎惭因点画生,雷霆却避锋芒疾。”该诗描述的书法作品应是
A.
B.
C.
D.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三纲五常,所以强调“存天理、灭人欲”。他的思想
A. 颠覆了传统的儒家道德观念
B. 使儒学理论具有迷信的色彩
C. 严重束缚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D. 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
董仲舒认为,只有损抑诸侯、教化万民、一统于天子,才能够使四海臣服,万民和乐。他的主张是
A. 严刑峻法
B. 君权神授
C. 大一统
D. 天人感应
子日: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这体现了孔子的
A. 有教无类
B. 克己复礼
C. 民本思想
D. 法治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大乱,由于道德的标准不一致,许多人以自己观察的某一方面为“自好”,于是出现众多的学术派别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学说。这一现象
A. 推动了社会变革
B. 有利于思想统一
C. 导致了历史倒退
D. 引起了诸侯争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