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57到1978年间,我国农业劳动者从19316万人增加到29426万人,农业...

1957到1978年间,我国农业劳动者从19316万人增加到29426万人,农业机械总动力增长95.8倍,而同期农业总产值仅增长84%。这一现象说明

A. 农村经济体制亟待改革

B. 城乡人口比例变化明显

C. 社会经济结构严重失衡

D. 国民经济发展增速缓慢

 

A 【解析】 由材料可知,在投入的劳动力和农业机械总动力都有较大增长的情况下,农业总产值却并不理想,这说明人民公社的发展模式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体制亟待改革,故选A。材料没有对城市和乡村的人口作对比,无法得知比例变化是否明显的结论,排除B;材料仅涉及农业的发展概况,没有工业的发展数据,无法得出C的结论,排除;农业的发展只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指标,局部不能代替整体,故无法得出D的结论,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第—次世界大战结束次年,中国赴法勤工俭学的学生共400多人,到1920年猛增到1600人左右。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A. 欧战结束之后法国的社会稳定

B. 五四运动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C. 巴黎和会承认中国战胜国地位

D. 山东问题导致中日关系恶化

 

查看答案

1938年11月至1940年春,各战区中国部队按统一部署向侵华日军发动了冬季攻势,攻击地区涉及绥、晋、豫、浙等广大地区,重点置于豫南、鄂西及皖南等地。这一军事行动

A. 迫使日军放弃速战速决计划

B. 使抗日战争转入战略反攻

C. 维持了正面战场的抗战态势

D. 说明敌后战场成为主战场

 

查看答案

道光二十二年,林则徐在谪戍伊犁途中给书友的信中称,剿匪(侵华英军)八字要言是“器良技熟,胆壮心齐”,但他同时叮嘱友人此信不要给外人看。这反映了林则徐

A. 反抗侵略的爱国主义情怀

B. 受制于天朝上国的传统心态

C. 不谙熟近代国际外交规则

D. 强调采取实际行动学习西方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江南苏湖地区桑蚕业和棉纺织业发达,“民间于秋成之后,家家纺织,赖此营生,上完国课,下养老幼”。这说明

A. 江南地区的粮食作物生产不发达

B. 苏湖地区出现了专业的手工工场

C. 蚕棉业是当地农民重要生活来源

D. 家庭手工业内部的分工更加明确

 

查看答案

宋太祖于建隆四年命吏部尚书张昭等制定“折杖法”,以脊杖和臀杖取代原来的流、徒、杖、笞之刑,隋唐确定的“封建制五刑”逐渐名存实改。“折杖法”的使用

A. 适应了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B. 体现了缓和矛盾宽减刑罚的精神

C. 说明宋朝在刑罚上自立新的体系

D. 有利于保护封建官僚阶层的特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