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成语是中国语言文化中一种独特的表达形式。它产生于一定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成语是中国语言文化中一种独特的表达形式。它产生于一定的历史阶段,也是一定历史阶段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从下表中提取相关信息,自拟题目,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选择一定的角度(或政治、或经济、或文化)给予论证或说明。(论题观点鲜明、史实运用准确、条理清晰)

成语

释义

典故出处

挥汗如雨

形容汗出的非常多,像下雨一样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一》:“临淄之途,车彀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强本节用

加强根本,节约用度

《·太史公自序》:“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

耕耘树艺

耘:锄草,树:栽植;艺:播种。耕田、锄草、植树、播种。

《荀子·子道》:“夙兴夜寐,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亲。”.

麦秀两歧

一株麦子长出两个穗子。为丰收之兆,多用来称颂吏治成绩卓著。

《东观汉记》:“张湛为渔阳太守,开田八千餘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秀两歧。张君为政,乐不可欺。”

郑人买履

讽刺了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者,说明因循守旧,不思变通,终将一事无成。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市井之徒

为俗语就是指混迹于市井的贩夫走卒。

《孟子·万章下》:“在国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皆谓庶人。”

朝秦暮楚

形容人们的态度动摇多变,反复无常。

宋·晁补之《鸡肋集·北渚亭赋》:“托生理于四方,固朝秦而暮楚。”

长治久安

形容国家、社会长期安定、太平。

《汉书.贾谊传》:“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黄袍加身

黄袍:也称龙袍,指古代皇帝的袍服。指政变后夺得政权。也指登上帝位。

后周显德七年(公元960年),北汉勾结契丹入寇,赵匡胤出师御之,兵次陈桥驿,在赵普、石守信等策划下,发动兵变,黄袍加身,拥立赵匡胤即帝位,改国号为宋。史称“陈桥兵变”。

独占鳌头

鳌头:宫殿门前台阶上的鳌鱼浮雕,科举进士发榜时状元站此迎榜。

元·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殿前曾献升平策,独占鳌头第一名。”

小题大作

小题:明清科举考试,以“四书”文句命题。拿小题目做大文章。比喻把小事情当做大事情来处理

明·杨聪《玉堂荟记》:“成既被提入京,欲伸前志,每为范木渐所阻,迨苋以艰去,而成遂奏揭纷出,小题大作矣。”

金榜题名

金榜:科举时代称殿试揭晓的榜;题名:写上名字。指科举得中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第三卷:“何扶,太和九年及第;明年,捷三篇,因以一绝寄旧同年曰:‘金榜题名墨上新,今年依旧去年春。花间每被红妆问,何事重来只一人?’”

骚人墨客

指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

唐·李白《古风》诗:“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汉·扬雄《长杨赋》:“墨客降席,再拜稽首。”

 

 

 

 

示例一: (1)论题:成语典故中的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经济发展状况及经济思想。 (2)论证:①“耕稼树艺”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与家庭手工等副业相结合的小农经济结构②“麦秀两歧”以农业丰收作为官吏政绩考核依据,“强本节用”即强调农业生产的重要性,这两条信息反映了中国古代重农的农本思想;③“挥汗如雨”描述了战国时期,由于商业打破官府垄断以及生产力迅速提高后商品经济发展的盛况;④但郑人买履却又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仍受到时间限制的状态;而“市井之徒”阶层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⑤总结。(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二: (1)论题:成语典故中的中国古代政治状态、政治制度。 (2)论证:①“朝秦暮楚”:折射了春秋战国时代,由于分封制下权利下移分散所导致的诸侯争霸现象,政客、游士们为了自身利益立场态度反复、多变,加剧了社会动荡;②由“长治久安”的出处信息可知:汉初,社会经济破坏严重,统治阶级采取了“无为而治”的道家治国思想,目的就是要通过休养生息的政策恢复和发展经济、壮大国家实力,已达到封建统治的长期稳定;③由“黄袍加身”的出处信息可知:唐末五代以来,由于节度使的权力膨胀,导致了武将专权、拥兵自重,威胁中央集权,社会陷入长期分裂、割据和动荡。也是宋代初期大举收回地方节度使兵权的原因所在④总结。(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三: (1)论题:成语典故中的中国古代文化教育。 (2)说明:①“金榜题名”、“独占鳌头”等典故中的历史信息表明: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的绝大多数时间里成为国家选官用官的主要制度。②科举制度以才学为选才用官标准和依据,相对公平公正,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素质,有利于封建统治③“小题大做”显示出中国古代教育及科举制度以儒家思想、经典为主要内容、重视教育的教化功能;④儒家思想倡导的“忠孝节义”等是封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也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⑤由“骚人墨客”的常识性信息可知:屈原因其创立楚辞体诗歌、尤其是其浪漫灵动的文学风格和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怀,被人们视为文化精英的代表——因其作《离骚》而称之为骚人,同时奠定了中国古代崇尚文化、尊重知识的传统美德和良俗。⑥总结。(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根据表格成语众多和问题要求,解答本题可以分为四部曲。步骤一,三分成语。即按照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将成语分为三类。其中经济类有“挥汗如雨、强本节用、耕耘树艺、麦秀两歧、郑人买履、市井之徒”,政治类有“朝秦暮楚、长治久安、黄袍加身”,思想文化类有“独占鳌头、小题大作、金榜题名、骚人墨客”。步骤二,选类立论。即按照自己擅长从政治经济文化三类中选择一类,拟定论题。以政治类成语为例,拟定论题。即论题:成语典故中的中国古代政治状态、政治制度。步骤三,阐述论题。注意紧扣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以成语为线索,简要阐述每个成语的来龙去脉即可。例如,论证:①“朝秦暮楚”:折射了春秋战国时代,由于分封制下权利下移分散所导致的诸侯争霸现象,政客、游士们为了自身利益立场态度反复、多变,加剧了社会动荡;②由“长治久安”的出处信息可知:汉初,社会经济破坏严重,统治阶级采取了“无为而治”的道家治国思想,目的就是要通过休养生息的政策恢复和发展经济、壮大国家实力,已达到封建统治的长期稳定;③由“黄袍加身”的出处信息可知:唐末五代以来,由于节度使的权力膨胀,导致了武将专权、拥兵自重,威胁中央集权,社会陷入长期分裂、割据和动荡。也是宋代初期大举收回地方节度使兵权的原因所在。步骤四,总结论题。即可以强调论题,可以指出本题反映的唯物史观原理,也可以总结升华。总之,言之有理即可) 经济类成语可以得出范例一,思想文化类成语可以得出范例三,解题方法依此类推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辩论是思想的交锋。在古代,无论东方西方,都有辩论的传统。在中国,我们在先秦诸子的典籍中能看到很多这样精彩的片段,比如惠施和庄子的辩论,公孙龙的“白马非马”,墨子和公输班的辩论。西方同一时期,古希腊的辩论之风很盛,他们认为辩论是发现真理的最好方法,苏格拉底与梅勒土斯的雅典法庭之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塞罗等,其舌辩逸事勾勒了人类文明史上雄辩与诡辩、逻辑与反逻辑的起点。

——李雪颜编《宋元舌辩智慧》

材料二:辩论之风不仅在中国,古希腊亦蔚然成风。在古希腊,人们拥戴能言善辩的人为“智者”,当时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能言善辩,亚里士多德专门著有《辩论篇》《辩谬篇》讨论辩论术。论辩在先秦既是统治阶层内部劝谏的主要方式,也是诸侯国间利益争夺的手段。战国是士阶层最活跃的时期,游说是职位晋升的平台,口才是博得君主赏识的基础,争辩之风盛极一时。

——魏玮《从先秦寓言到俗赋》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古代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和古希腊不同的时代背景分析形成各自的论辩文化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古代中国与古希腊论辩文化对各自国家的影响。

 

 

查看答案

荷兰绘画小品是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欧洲画坛的一个艺术流派。其艺术特点是形式小巧、富而不贵、反映市民生活情趣、价格便宜、多挂在市民的住宅里。与此艺术特色相似的中国古代绘画作品是:

A. 《清明上河图》

B. 《墨梅图》

C. 《游春图》

D. 《鹳鱼石斧图》

 

查看答案

有人认为,在多极化格局形成过程中,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之所以依旧能行走“江湖”的资本并非只是前苏联的军事遗产,还有其“政治遗产”。“政治遗产”是指:

A. 曾经作为社会主义大国的政治影响力

B. 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地位

C. 前苏联在东欧及第三世界中的巨大影响力

D. 兼跨欧亚政治文化的天然优势

 

查看答案

下列古今中外的经济政策中,符合全球化历史趋势的是:

A. 英国《航海条例》

B. 中国“海禁”和闭关锁国

C. 美国主导签署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 美国史上最高关税法《斯穆特一霍利关税法》

 

查看答案

为和平解决朝鲜半岛和印度支那问题,1954年,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外长,在瑞士的日内瓦举行会议。这是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此处的“大国”的含义是指:

A. 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

B. 新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政治影响

C. 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

D. 中国在亚太地缘政治中的重要影响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