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左传》载:齐国大夫崔杼弑君,史官因如实记载而遭其杀害,其他史官继续秉笔直书,...

据《左传》载:齐国大夫崔杼弑君,史官因如实记载而遭其杀害,其他史官继续秉笔直书,直到崔氏妥协。此事被汉唐史官奉为佳谈,但明清史官却当作笑谈。这反映出

A. 历史记述必须服务于现实政治

B. 科举制度使史官缺乏独立精神

C. 商品经济发展阻碍史学精神传承

D. 史学精神的传承受现实政治制约

 

D 【解析】 秉笔直书精神在汉唐被“奉为佳谈”,而明清却“当作笑谈”,是因为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史学精神的传承沦为皇权附属,故选D。史学记述必须服务于现实政治过于绝对化,排除A。唐代实行科举制,唐代史官奉秉笔直书为“佳谈”,表明科举制并非导致奉秉笔直书精神丧失的原因,排除B。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思想活跃,有利于求真求实、彭显人性独立的史学精神的传承,排除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南宋时,合并中书、门下为一省,宰相、执政、枢密院长官合署办公,枢密院实际上只设办事机构。这种做法

A. 提高了行政效率

B. 扩大了地方权力

C. 加强了君主专制

D. 导致了冗官局面

 

查看答案

下表是宋太祖时期中央所辖州县数量统计表(据《宋史·地理志》整理)根据下表中的信息,可以确认的历史结论是,宋初

 

时间

公元960年

111

638

公元979年

297

1860

 

 

A. 科举改革成效显著

B. 地方治理得到强化

C. 经济重心南移加快

D. 地方机构日渐臃肿

 

查看答案

东汉光武帝时期,尚书台由少府属官变为国家中枢权力机构,朝廷与地方的事务须经尚书台办理,“三公”实际上成为名义职位,史称“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由此可知,尚书台地位的改变是为了

A. 加强皇权

B. 加强中央集权

C. 废除宰相

D. 整顿吏治

 

查看答案

秦以郡县治东方,结果激起东方的反抗。汉初,这种区域文化的差异与冲突又显现出来,且仍以楚齐、赵三地最为明显。刘邦方面必须“承秦”,另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这反映出

A. 汉代中华文化尚未出现融合

B.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有合理性

C. 秦由于未从俗而治导致灭亡

D. 汉承秦制才是长治久安的保证

 

查看答案

《礼记·乐记》云:“礼乐政刑,其极一也。”它表现在婚丧、祭祀等一系列活动上,要按规定的“礼仪”办事,等级不同的阶层所享受的“礼乐”待遇也是不同的。这些规定的根本目的是

A. 团结和凝聚家族亲情

B. 规范统治阶级的行为

C. 稳定和巩固统治秩序

D. 创设和谐的人际关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