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古代收养养子时,往往有“异姓不养”的规定。如明清律法都规定,若收养异姓子为嗣...

中国古代收养养子时,往往有“异姓不养”的规定。如明清律法都规定,若收养异姓子为嗣,则收养人和送养人都要被杖六十下,其子归宗(即送回送养人家中)。与此规定密切相关的制度是

A. 分封制

B. 世袭制

C. 察举制

D. 宗法制

 

D 【解析】 从材料的关键词“异姓不养”等可知中国古代收养养子,注重宗法血缘关系,古代认为人只能祭祀与自己同族的人,同族意味着同姓,异姓意味着异族,这体现了注重血缘宗法关系,故D项正确;分封制是周朝地方管理制度,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世袭制是夏朝以来的王位继承制,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察举制是汉朝选官制度,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至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这说明分封制

A. 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意识

B.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C. 强化了周王对土地人口的控制

D. 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分封制

A. 有利于强化国家意识

B. 存在国家分裂的隐患

C. 不利于维护宗族团结

D. 益于树立周王的权威

 

查看答案

《左传》中记载:楚子至于洛,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遂罢之。”这段史料主要反映出当时

A. 分封制已经瓦解

B. 楚国赢得周王室的尊重

C. 周王室以德治国

D. 诸侯争霸,周王室衰微

 

查看答案

下表为不同时期关于西周分封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礼记·王制》

公方五百里,侯四百里人,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

《周官》

周封伯禽、康叔于鲁、卫,地各四百里;太公于齐,兼五侯地

《史记》

 

 

A. 西周的疆域极为广阔

B. 天子对地方控制严密

C. 西周的分封等级分明

D. 西周的诸侯势力强大

 

查看答案

商人的宗教观念是万物有灵论,诸神中有帝或上帝等。帝或上帝主要具有自然权能与战争权能,在人事权能上仅作用于商王本身,而不作用于王以外的其他人。据此可知

A. 商朝时原始宗教开始出现

B. 中国早期王权与神权密切结合

C. 皇权独尊的思想已经确立

D. 中央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