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意欲立宠爱的刘氏为贵妃,写诏书派人送给宰相李沆颁布,李沆当着使者的面,将诏书烧掉,并让回话“就说李沆认为不可”。真宗想到“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祖训,只得收回成命。这反映宋朝
A. 君主专制走向衰落
B. 集体决策的格局
C. 君相矛盾不断激化
D. 文官政治的特点
某学者在其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著作中写到:“……掌户口及赋税,长官为户部司……掌全国茶、盐、矿冶、工商税收、河渠及军器之事,长官为盐铁司……掌统筹财政收支及粮食漕运,长官为度支司。”他笔下的制度创立于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明朝
宋太祖曾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亦未及武臣一人也。”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的措施是
A. 派文臣做知州
B. 设“三衙”,收精兵
C. 各州郡财赋大部分由中央掌握
D. “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政事堂制度始创于唐初,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唐高宗时期,迁政事堂于中书省,唐玄宗时期,中书省与门下省的职权合而为一,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这一制度的变化
A.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B. 提髙了中央的行政效率
C. -缓解了皇帝与宰相的对立
D. 使六部的权限受到削弱
下表为不同时期关于北宋制度设计的历史记述。据此推断,北宋制度设计
记述 | 出处 |
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 | 《文献通考》 |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 《朱子语类》 |
A. 致使旧弊虽除、新弊渐生
B. 保障政府机构合理发挥作用
C. 成效符合宋初君臣的构想
D. 通过分化兵权铲除割据基础
“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这段话反映了
A. 宗法血缘关系得到强化
B. 郡国并行威胁中央集权
C. 君主专制制度遭到破坏
D. 藩镇割据削弱中央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