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乾隆继位之初,曾裁撤军机处,但第二年又下旨:“目前两路军务尚未全竣,且朕日理万机...

乾隆继位之初,曾裁撤军机处,但第二年又下旨:“目前两路军务尚未全竣,且朕日理万机,亦问有特召交出之事,仍须就近承办”,将其恢复,此后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内阁宰辅名存而已”。这表明

A. 清朝内阁权利得到加强

B. 军机大臣获得宰相职位

C. 清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D. 军机处有助于加强皇权

 

D 【解析】 从材料中内阁宰辅名存而已,可以看出内阁的职权并没有加强,排除A项。军机大臣从来没有宰相权力,排除B项。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C项。从材料中的且朕日理万机,亦间有特召交出之事,仍须就近承办,将其恢复,可以看出皇帝使用军机处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自己的权力。故选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朝时“天子与阁臣不常见,有所渝,则令内监先写事目付阁撰文”,而顺治帝则明“日至票本房,大学士在御前票拟”,且“凡有改正者”皆由皇帝亲裁。这说明清朝

A. 内阁是法定中央一级行政机构

B. 阁臣有权自主票拟供皇帝采纳

C. 内阁大学士有权参与中枢决策

D. 皇权专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查看答案

“皇帝便只有偷懒,把政权交付内阁,阁权慢慢地重起来。不过阁权虽重,而他们的官阶还是低,仍只五品……所以明代内阁大学士,就官制论,绝对不能和汉、唐、宋时代的宰相地位相比论。”材料认为明代内阁

A. 因皇帝素质低下产生

B. 地位与前代宰相相当

C. 具有权重职轻的特点

D. 标志皇权强化至顶峰

 

查看答案

孟心史《明史讲义》载:“历代宦官与士大夫为对立,士大夫决不与宦官为缘。明代则士大夫之大有作为者,亦往往有宦官为之助而始有以自见。”导致明代这一现象的制度因素是

A. 皇权旁落,朝廷吏治腐败

B. 废除丞相,君主专制强化

C. 设置内阁,权力中枢内移

D. 权分六部,制约机制形成

 

查看答案

明初,朱元璋废中书省的同时,有意提高六部地位,使六部成为皇帝直接领导下的行政管理部门,六部尚书参与全国性的大政大狱研究,不再像过去那样凡事都必须向丞相汇报请示。这一举措

A. 有效保障了皇帝决策的正确性

B. 扩大了六部权力范围

C. 有助于提高中枢机构行政效率

D. 缓和了君相之间矛盾

 

查看答案

终元一代,行省官发动叛乱或自行举兵,约有三次,此三次极少数短暂的反叛或举兵,均是以皇位争夺为中心的朝廷政治斗争的组成部分,而且多半是在皇位空虚之际,行省官各保其主所致。这表明行省的设置

A. 使国家的军政大权旁落

B. 导致地方割据势力膨胀

C. 容易引发皇族内部纷争

D. 有利于社会政治的稳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