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关条约》各条款中,最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长远发展的是
A.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 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商埠
D. 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鸦片战争以来,不平等条约多以割地、赔款、开埠通商为基本内容;而《辛丑条约》却不再有割地,开埠等,虽有赔款,也并非列强的主要目的所在。这一变化反映了
A. 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高
B. 列强侵华方式的转变
C. 中国已被列强瓜分完毕
D. 列强因侵华矛盾加深
1860年,外国公使驻京。恭亲王奕䜣请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咸丰帝只同意设“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但奕䜣认为如此洋人“饶舌必多”,奏请去掉“通商”二字。这表明当时的清政府
A. 公使进京有碍清廷内政
B. 对外通商尚未达成共识
C. 筹备洋务引发朝野纷争
D. 国际交往理念亟需改变
中国近代史上,某一个文件具有很强的空想性,为近代思想史提供了一种农民的大同模式;并且由于当时阶级斗争的残酷性,其用心规划的土地制度成为一纸空文。“文件”是指
A. 《南京条约》
B. 《天朝田亩制度》
C. 《资政新篇》
D. 《辛丑条约》
材料:1753—1851年广西人口、耕地面积和额定地丁银变化表
时间 | 人丁(万口) | 耕地面积(顷) | 额定地丁银(两) |
1753年 | 197.6 | 87,401 | —— |
1820年 | 742.9 | 89,812 | 393,545 |
1851年 | 782.3 | 89,620 | 694,984 |
据上表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可能是广西
A. 农民生活处境艰难
B. 受到外国侵略加剧
C. 小农经济发展迅速
D. 较早接受国外先进农业技术
1871年宪法规定:普鲁士国王是世袭的联邦主席,享有“德意志皇帝”的称号;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立法机构,统率帝国军队;首相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据此说明此时的德意志帝国
A. 内阁首相全面控制国家军队
B. 正在努力构建民主共和制度
C. 立法机构掌握国家实际权力
D. 皇帝居于国家权力中心地位